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John Sullivan - Part 3 掌握人生要在農村還是都市?

We want to tell you...

過去居住在加拿大擔任護理師的John Sullivan,移居台灣數年後在美濃山腳下展開業餘「半農計劃」,用真摯的情感與土地互動。藉著他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重新看見台灣鄉村的樣貌。

 

John Sullivan:「為什麼要孩子不要種田?農業不會輸的。」
photo credit: 胡芷嫣

 

在哪裡才能掌握人生,農村還是城市?

「為什麼要孩子不要種田?農業不會輸的。」約翰曾經和另一個旅居美濃的加拿大友人談及這個問題,兩人相當不解:科技如此進步,可能以後我們出門只要帶翻譯麥克風,就再也不需要去英文補習班了,「但不管地球上發生什麼事,每個人總要吃飯的,不是嗎?」

在半農五個月,歷經番茄病毒、連日冬雨的心碎後,今年約翰終於切身體會,務農父母親心心念念要自己的孩子離開,不願意看到他們回來「繼承家業」的原因:在艷陽下勞動的體力折磨是一回事,看天吃飯有太多難以控制和隨之而來的萬念俱灰,他說,只消天下起一場大雨,就足以將你數個月的心血投資,和整個家庭半年的收入,嘩啦啦地給無情打落一地。

但是,都市裡的處境一樣風雨飄搖。美好的資本迷夢泡滅,眼下,大部分的人,日以繼夜在辦公室爆肝工作不見天日,來來回回在捷運系統中被推擠排洩,無時無刻不感覺肩頭壓著一朵厚重的黑雲,直往下沉。

 

U-turn青年:一種生活方式的追求

和我們同處太平洋邊的日本島上,年輕工作人口正面臨相似的沉重工作處境--環境狹窄擁擠、超時加班、不合理薪資待遇--生活沉重得陷進了土裡,卻從中長出了另一種可能:移住鄉村。

他們稱之為「半農半X」,一面務農維持生計,一面經營副業,創造自主價值。這些擁抱新信念、回到家鄉「重新做人」的返鄉青年則是U-turn人口,而那些生於都市長於都市、但決定歸根鄉村的人,則是I-turn。

返鄉務農的青年潮,正好提供日本社會困境的可能藥方。為了紓解鄉村凋零、糧食自給率低、農業人口老化等台灣相似問題,安倍政府在2014年祭出「地方創生政策」,編列百億預算,執行地方活絡計畫,鼓勵年輕工作人口繼續大量移住鄉間。事實上,如果我們把目光拉回這座小島,也可以立即發現類似趨勢:台灣的農家這幾年一直維持在1990年以來數量新高,農夫在過去10年之間,新增了2.1萬人,且大部分是25-44歲的年輕人。

 

一種世界潮流正在誕生

怎麼解釋這些變化?我想起阿青說的話。

阿青來自陽光明媚佛羅里達州,現定居在潮濕多雨的蘭陽平原--那裡,是在美濃、水林、壽豐...台灣各地鄉村之間,移住鄉村的青農數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地區。友善小農社群的生活成熟開花成當地特色,強力吸引如阿青這樣的國際移住人口,用身體投入參與。

「其實,最終這些人都在追求一種生活模式。」電話那頭傳來在砧板上俐落切蔥的清脆聲響。 「什麼生活模式?」我問。

「呃...和台北生活模式相反的生活模式。」阿青放下菜刀,將蔥花賣力揉進麵團裡。農閒時節,她收到鄰居太太送的一大把蔥,正在製作蔥油餅。

她接著描述這種生活模式的理想:「想要更接近土地,想要和餐桌上的食物、在地的文化,有更深刻直接的連結。」

他們追求什麼呢?或許只是赤腳踩進泥土裡的感覺。或許只是拉一把椅子,沐浴在陽光裡。好天氣時就下田,天氣不好時就在屋簷下看書或工作;煮飯的時候,往爐子上看,知道鍋子裡的東西來自哪裡,感到安全。

脫掉皮鞋,打直身體,此心安處是吾鄉。I-turn也好,U-turn也好,對他們來說,都是重新建立和土地的連結,根一樣的歸屬。

 

 


 

 

文/胡芷嫣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8年6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