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ssed Winner: 我們都「贏」上癮了嗎?

許嬰寧心理師

 

專訪心理師 許嬰寧

許嬰寧在心理諮商工作外,熱衷於鐵人三項運動,因此獲得了「鐵人心理師」的稱號。她說鐵人三項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運動,因為每個人都有較不擅長的項目,卻也都不能逃避,所以必須很誠實面對自己的優缺點,自始至終完成比賽。跨足心理和體育領域,身心同保健康是他最在乎的事。

 

Q1: 為什麼人對勝利這麼執著?

許嬰寧說,人之所以想要變得更好,有個潛在的原因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從嬰兒時期,我們就認知到自己不能完成一切,需要依賴他人,進而有自身不完美的感受。

 

優越感就是安全感

以生物學的角度,人為了生存,必須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彼此競爭,勝利才有辦法活下來,這是出於自我保護的天性。同時,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一個人沒有辦法單靠自己生存。演變到後來,我們必須在團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越能夠展現優點或與眾不同之處,我們愈能得到安全感。

嬰兒會用哭鬧來引起照顧者的注意,並得到安全感。人在社會化後,則學會用許多不同方法滿足所需的安全感,競爭就是其中之一。但過度的競爭會造成傷害,若生活的每個細節都是競爭,也會令人感到窒息。

 

Q2: 對「贏」上癮好嗎?

今日的競賽文化,輸家要承受挫折感,贏家要面對衛冕的焦慮,似乎沒有人能真正享受比賽,許嬰寧說,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競爭的意義,但這並不代表人應該放棄競爭、停止進步。可以試試換個心態,重新對「贏」上癮。

 

接受自己不完美,才能享受進步

「自卑並不是壞事,如果我們都認定人是不完美的,就能夠接納那個自卑的自己。」

許嬰寧認為,當我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時,我們才能享受進步這件事,對於還沒有達到的目標,就比較沒有負擔,而看待別人的成就,也更懂得如何欣賞。

 

自己當對手,敵人變朋友

對於如何調整良性的競爭心態,許嬰寧認為要先把眼光放遠:「當我們以三、五年為單位看一件事,我們就會了解未來的競爭對手是無法預料的,因此要專注在自己的長期計畫上,避免陷入此時此刻和他人的比較。」

我們不見得要以收入、表現等衡量成果,而是觀察自己是否不斷朝著設定的目標前進。「這樣一來,一路上所遇見的人,就更能成為夥伴而非對手,彼此為了共同的目標而互助。在努力的路上,也比較能接納狀態不好的自己。」

 

許嬰寧:「用運動,對超越自己上癮」

「運動是一件能讓你和自己對話、了解身心狀態的事,各種形式的運動可以陪伴不同年齡階段的你。」若要選一件事上癮,許嬰寧毫不猶豫地回答運動,這是她認為常保身心健康的最好方法。雖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帶來刺激,讓人感到愉悅,但總不如全神貫注於運動一段時間後,身心一同感受的舒暢。當專注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就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一位可敬的對手,天天和他切磋。

相信我,那感覺會上癮。

 


圖片提供:許嬰寧 

採訪、撰稿/ 吳岱軒

收錄於英語島 2018年9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