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創辦人的Best 5 Apps:Part I - 誰是免費App的衣食父母?

陳威帆

Fourdesire四合願創辦人,曾推出《Walkr》、《記帳城市》等結合遊戲與生活習慣養成的手機App,受到廣大的歡迎。求學過程受到土木工程、建築、電玩遊戲的薰陶,他理想中的App是如建築一般,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與人互動。

 

 

誰是免費App的衣食父母?

根據Statista 2018年的統計,Google Play商店中共有380萬個app,蘋果App Store中也有200萬個app可供下載。大部份的App都是免費的,這些製作App的公司如何生存、如何永續經營?而為何又有人願意付費買App呢?這次的採訪從Fourdesire創辦人陳威帆的角度,為你解釋App背後的商業邏輯。

 

「軟體是有價的,它是一個智慧財產。」

問及付費App的使用情形,陳威帆坦言「頻率非常高」。除了功能上的價值外,也因為他身為開發者,對於軟體智慧財產權的認同。以他推薦的Ulysses筆記軟體與Fantastical行事曆為例,兩者都直接提供了工作上的價值,所以花這筆錢是非常合理的。以提供工作價值的App而言,反而不會期待是免費的,購買軟體的同時也購買與該公司之間的信任。「我很怕那公司哪天倒了的話,我存在裡面的工作資料怎麼辦?」陳威帆這麼說。

 

App所提供的價值決定營收模式

App業務的收入可以簡單分成兩種,付費App的直接收入、和免費App的廣告收入。陳威帆表示Fourdesire在開發App時,也都必須在這兩者中抉擇。他們整理出了三種適用免費App搭配廣告模式的狀況:

 

 

對陳威帆來說,有些軟體屬於生活中的一部份,所以使用者通常預期它「應該」要免費。例如瀏覽 Ptt 的 App,它提供的價值比較不直接,只是作為一個接觸內容的媒介,那麼它很可能就走向免費 App但內嵌廣告的模式。

 

既然廣告模式是主流,要如何讓消費者接受?

消費者對廣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反感,廣告會干擾使用、令人覺得刺眼等等。陳威帆表示,將app與廣告結合在一起的「原生廣告」(Native Ad),是很重要的方法。原生廣告常見於社群與新聞網站,以成新聞連結的樣貌提供資訊,再引導消費者點入相關頁面,例如臉書的「贊助貼文」與某些國際新聞網站中的「Promoted Stories」。陳威帆表示,我們瀏覽網站或使用App,目的都是擷取有價值的資訊,所以資訊是不是以廣告的樣貌出現,對消費者而言並不是如此重要。

 

《記帳城市》的原生廣告實例

記帳城市的主要客群具有幾種特質:剛出社會不久、正在為了增加收入努力打拼、希望透過養成記帳習慣存點錢。陳威帆表示他們原生廣告的討論中,發現了「業務員」這個角色正好是凝聚這些特質於一身的象徵,很容易引起消費者情感上的共鳴,於是決定將原生廣告加載於此。接著他們為這個角色設定了背景與性格特質,使其更生動。一方面包裝了廣告,一方面嘗試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 「存錢的過程中有個業務員陪著,彼此互相幫助,這個感覺還蠻好的。」

 

 

我們是一間「數位設計公司」,核心價值是「解決問題」

App平均存活在手機上的時間並不長,不禁讓人疑惑一間App開發公司要如何永續經營。對此陳威帆提供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觀點:「我們的核心價值是解決問題,只要生活中還有問題,這家公司就可以永續經營下去」。

他也提到Fourdesire與其他軟體公司的不同之處。許多軟體公司同樣試圖解決生活中的大小問題,他們雖然可以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卻不見得有趣。然而Fourdesire最大的特色即在於將生活中枯燥卻必要的瑣事,以有趣的方式養成習慣。

陳威帆表示App只是現階段解決生活問題的載具,10年後或許會有現在無法想像的全新載具出現,最重要的是必須隨時掌握科技脈動。未來也期待用不同的載體來改善生活、工作、與教育層面的大小問題。

 


 

採訪、撰稿/ 吳岱軒

收錄於英語島 2018年7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