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永遠的電影配樂大師霍納

文/李政崇

電影配樂大師霍納(James Horner, 1953-2015),於622日因為乘坐的私人飛機於加州洛杉磯國家森林墜毀,享年61歲。

James Horner,圖片來源www.youtube.com

霍納何許人也?或許你沒聽過他的名字,不過只要你有看過好萊塢電影,不大可能沒聽過他的音樂。從《美國鼠譚》裡動人心弦的”Somewhere out there ”, 到《英雄本色》裡面充滿愛爾蘭特色的風笛,以及迴腸盪氣、驚心動魄的《阿波羅13號》,均是霍納的作品。除此之外,《星際迷航記》、《美麗心靈》、《阿凡達》也出自霍納之手,更遑論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配樂《鐵達尼號》。身為美國著名音樂人、作曲家以及好萊塢最富盛名的電影配樂大師,自1978年起,霍納參與過數百部電影的配樂工作,他曾經拿過兩次奧斯卡音樂獎,兩次金球獎,以及六次葛萊美獎。

霍納出生於美國加州,父母均是猶太人。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鋼琴,幼年時期在倫敦度過,並且曾在皇家音樂學院就讀(Royal College of Music)。在1970年代又回到美國,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並且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碩、博士學位。自學生時代起,他就幫美國電影學院製作一些小規模的配樂。第一部大型配樂是1982年的《星際迷航記第二集》(Star Trek: The Wrath of Khan)。霍納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為這部電影譜曲,寫了72分鐘的94段管弦樂曲。他並利用電子合成器來增加效果,並且為主角史巴克(Spock)譜曲,死亡的主旋律帶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體。

隨著《星際迷航記第二集》的成功,霍納得到許多合約,並且開始跟世界級的導演合作,例如喬治·魯卡斯、詹姆士·卡麥隆以及史蒂芬·史匹柏。卡麥隆自1980年代起就跟霍納共事,雖然他們只有合作過三次,不過這三部電影:《異形》、《鐵達尼號》以及《阿凡達》,每部都大放異彩。在霍納過世之後,卡麥隆曾經回憶跟霍納合作的經驗:「他毫無疑問是擔任《異形》配樂的最佳人選,不過我們有一個不好的開始……因為當時他給自己的負擔太重了(he was overbooking himself),他只能挪出一天半的時間在倫敦錄製音樂,然後我們把接下來的編製工作完成。雖然這部配樂後來得到了奧斯卡獎的提名,不過我們都同意這不是最好的合作方式」。雖然初次的合作不甚完美,但是卡麥隆仍決定和霍納繼續合作《鐵達尼號》。經過了多次的溝通,兩人建立了很好的默契。「他完全投入這部電影(He totally committed himself to the movie),把所有的事情推掉,並且坐在椅子上看了30個小時左右的毛片(raw dailies),來擷取對電影的感覺」。卡麥隆要求霍納的配樂一定要讓人流淚感動,才能把劇情帶到不同的層次。結果當霍納寫出一段旋律並且彈給卡麥隆聽的時候,卡麥隆忍不住掉淚。他的眼淚非常值得,因為《鐵達尼號》原聲帶在美國賣了1000萬張、全世界賣了2700萬張,鐵達尼號這個詞一出現,人們耳裡自動響起席琳·迪翁演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

電影是視覺和聽覺的藝術。如果一部好的電影少了好的配樂,就像空有好的主菜但少了好的調味,總是留下點遺憾。對於電影配樂,霍納認為作曲家就像畫家一樣,音樂只是作曲家的調色盤,曲調、樂器,都只是在調色盤上上色。重點在於作曲家要讓整張畫布呈現怎樣的風格、色調,再選擇怎樣手法。霍納偏好以古典交響樂的方式來為電影配樂,而且他喜歡和同一群人合作,也和管弦樂團建立起很好的關係。另外,和大多數作曲家不同,霍納不但能作曲也能指揮,而這些都歸功於他深厚的學院派素養。實際上電影配樂不是天馬行空的創作,台灣知名電影配樂家范宗沛也曾提到,每次創作時總得反覆觀賞影片,再配合導演的要求譜曲。除了配合電影的意境,作曲家得緊盯電影畫面,精算電影的底片格數、配合畫面的轉換譜曲,在短時間內切入觀眾的情緒,營造讓人難忘的印象。每當導演有所要求,作曲家就得立刻做出細微的修改(turn on a dime)並且滿足導演的需要。

2015年初上映的《狼圖騰》,是霍納近期的作品,將於20157月上映的《震撼擂台》(Southpaw),則是霍納參與的最後一部電影配樂。隨著大師的逝去,或許短期間內,我們很難找到像他這樣才華洋溢、又充滿創作能量的音樂天才。對我而言,霍納的電影配樂和電影渾然天成,不用刻意去籌劃(orchestrate)或捏造情緒,就可以觸動心底的那條弦。因此只要這些電影還在,霍納的名字就會跟他的音樂一樣,永遠不會被影迷遺忘。

收錄於英語島 2015年8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