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麗上的印度

#不想孩子走的路
瓦拉納西紗麗是過去印度新娘子在婚禮中,朝思暮想的夢幻服飾,純手工編織的金絲線與銀絲線,來來回回在鮮豔的絲綢之間,織上美麗的圖騰,紡織工人們一雙一雙長了厚繭的手,就在這個有三千年歷史的恆河岸邊小鎮瓦拉那西,世世代代為新嫁娘獻上祝福。

我跟著當地記者,繞著曲折而細窄的巷弄前行,接著進到一個完全沒有光亮的住宅,略帶害怕地一步一步慢慢前近,四台大型的手工紡織機就出現在眼前,突然,安薩里慢慢地打開了三扇木窗,陽光立刻灑落在美麗的絲綢上,塵螨沿著紡織機緩緩而上。

安薩里繼承了家族事業,他已經數不清楚過去有多少代祖先傳承了這項技藝,在他這一代,總共有五個兄弟,其中只有一人到孟買當設計師,另外四人則繼續維持家族的事業,但安薩里說,他不想要自己的孩子也走同一條路。

#2個月才織一件
「這個工作太過辛苦了,政府沒有提供良好的環境與硬體支持,現在我們紡織的收入,也不足以提供孩子良好的教育。」安薩里流暢地來回丟拋著紡織梭,他和哥哥坐在同一台紡織機前,正在製作一個新嫁娘的瓦拉納西紗麗,他說這件有著金銀的紗麗要價八萬盧比,和哥哥得一起織兩個月才能完成,但扣除成本,每個月都收入只有零星的幾千盧比。

 

安薩里和三個哥哥都繼承了家族的紡織工藝。拍照時是他們的紡織時間,但卻沒有穩定的電力供應,只能暫停手邊的工作。



 

 瓦拉納西紗麗在時尚潮流的快速流動下,迅速變成一種老派服飾,縱使工法好、材料好,那些繡著神廟、花朵、動物或傳統圖騰的瓦拉納西紗麗,終究受到品質尚可的廉價紗麗打擊。

紗麗批發商庫瑪告訴我,在結婚旺季時,大概有四分之一賣出的紗麗,是傳統而價格較昂貴的瓦拉那西紗麗;而在淡季時,幾乎沒有人會購買瓦拉那西紗麗,從中國引進的電動紡織機,大量機器製造的紗麗與傳統服飾,把瓦拉納西紗麗逼向牆腳。

 

製程繁複的瓦拉那西紗麗,過去是母親傳承給女兒的傳家之寶,是印度女人心中的夢幻逸品,而安薩里和哥哥正在紡織的,是由真金、真銀以及紅、綠兩色所紡織的嫁衣。

 

 

#dying art 
我坐在印度傳統挑紗麗的白色墊褥上,庫瑪張開一件件不同製程的紗麗,我忍不住將傳統的瓦拉納西紗麗貼在臉上,絲綢的柔軟和工法的縝密,讓人難以想像這樣的技藝正逐漸消失,而這個曾經一代一代傳承給女兒的紗麗,竟已被冠上了「正在死去的藝術」這樣淒美的名字。

正和庫瑪探索每件紗麗的不同時,一位供貨給庫瑪的紡織工人馬蘇徳走了進來,一個裝著十多件紗麗的布包,是他幾天來的心血。馬蘇徳告訴我未來肯定是機械掛帥,他也想要轉型成為電子紡織,但卻苦無存款,自己每織一件普通的紗麗,大概有250到400盧比不等的收入,一件簡單的紗麗大概得織一到兩天,更長的需八到十天,更高級的甚至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我轉頭問了庫瑪,如果大家都想要轉往機器紡織,瓦拉那西的傳統工藝和品質,是機器可以複製與傳承的嗎?那麼剛剛看了這麼多的機器製紗麗中,為什麼沒有一件能有瓦拉納西紗麗那樣的觸感呢?

庫瑪說,現在印度所擁有的機器,還無法處理絲這樣柔軟而脆弱的原料,因此都是以棉或化工產品的原料來紡織;但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性價比」上,機器紡織顯然獲得了青睞。

#fashion> Banarasi Saris
同事拿起一件寶藍色的瓦拉納西紗麗,豪爽地付了八千盧比的現金,那也是我在所有紗麗中最喜歡的一件;回到車上,她卻告訴我,這件紗麗會躺在她的衣櫥裡,或是床鋪下那些昂貴的紗麗之中,但可能不會有穿上的機會。

我驚訝地問:「為什麼?」她告訴我,這種樣式已經太過老氣了,穿出去別人都會報以異樣眼光,雖然大家都知道瓦拉納西紗麗的品質好、歷史悠久,又被稱為是紗麗界的泰姬瑪哈,但在現下的時代潮流,已經容不下這樣百分百的傳統。

近年來有許多的非政府組織還有設計師將傳統技藝融入設計,瓦拉納西的紡織工人也因此開始轉型,但這裡總共有五萬名紡織工人,生計何在?瓦拉納西的另一個傳統產業是木刻玩具,在中國廉價產品的入侵下,也裝上了七彩的發光球,那瓦拉納西紗麗又會如何呢?

「如果他們把樣式改簡單一點呢?會不會比較時尚?」我問。

「那這些美麗的圖騰,不就也消失了嗎?」同事反問。

撫著柔軟而細緻的瓦拉納西紗麗,想聽見他們的答案,卻只是無聲。

假如印度也講文創?...我想著。

英語聯想:西印度蘇拉特城搶走瓦拉那西的出產紗麗地位
"Surat, they allege, not only produces cheaper imitation saris to dent Varanasi's handloom business but also takes away their best weavers. The rise of Surat and the fall of Varanasi's textile industry were almost parallel," says Noman Abdin, a weaver who has won the President's award for his artistry with kadwa (embroidered) saris. Similar voices can be heard in other weaver localities such as Koyalabazar, Revaritalab, Bajardiha and Badi Bazar. 

According to local weaver Abdul Rahim of Madanpura, the downfall began when Surat developed the technique for copying traditional handloom designs on powerlooms.”-The Times of India■

收錄於英語島 2014年7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