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Layoff過,一定不在科技業上班」

#layoff #severance package 
上個月聊到矽谷工作生態,表面上工時看似非常短,工作時間也相對flexible,但是其實上班的時候步調是很緊湊的,上班打混

Facebook或是Skype?應該很難。除非你剛好在跑程式的空檔,忙裡偷閒,否則相對來說,在矽谷上班效率是需要非常高的。

無可諱言的,矽谷的繁華其實由很多殘酷的競爭堆砌出來,這裡的併購風氣很盛行,所以一挖就是一整個組,那當然,被挖走其實應該非常開心,不過不要忘記,相對來說,這就代表公司砍人也不手軟。

矽谷科技業的layoff風氣非常盛行,而最討厭的,就是layoff跟你的performance沒有關係,而是跟公司未來想要走的方向,以及你們組跟公司接下來的方針是不是相吻合。聽到這裡,可能大家還是會覺得,喔沒關係,那就只要確定我做的內容很有前景,就不必擔心會被layoff了。其實很多時候雖然公司營收還是很好,你的組做的內容也是公司要的未來,卻會因為大老闆們的策略性因素,想要在別的城市設一個office集中管理,而把兩三百人的團隊通通relocate到另外一個城市,假設你在矽谷買了房子或是有家庭,不想要relocate過去,那就很抱歉,公司會準備好資遣費(severance package)等你來領。聽起來駭人聽聞,不過我自己跟我身邊的朋友就拿了很多次severance package的經驗,套句我小老闆的話,在矽谷要是沒有被layoff過,那一定不是在科技業上班。

#bell curve #calibration
這時候讀者們可能會想,我可能沒有那麼倒楣,只要顧好自己的performance review,應該就像是買了保險,可以一輩子安穩的在這裡上班吧!答案是是也是不是。大部分科技公司在打考績跟台灣大多數的公司不太一樣,我們都是用bell curve,也就是說,你直屬老闆會把他下面的所有人,打出一到五的分數,但是一定要有10%的人是一跟五,20%的人是二跟四,40%是三,然後一層一層會報上去,那當然在一個大組的下面,到底是你們組的小李要被打一,還是隔壁組的老王要被打一,這就要每個中階老闆一起來「討論」(aka 用吵架來爭取),而這過程就叫做calibration。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半年或是一年打一次考績,只要你連拿兩次一的話,通常就是無條件fire,假設你連拿兩次二的話,你應該就是在下波fire的觀察名單,所以大部分公司每年固定都會「請走」一些員工。

#sabbatical 
也就因為這種文化,又衍生出很多現象,譬如矽谷機會多,變動更多,所以換工作的風氣非常盛行。假設你在科技業,在同一間公司待超過三年,應該就會拿到忠心耿耿勳章,超過十年的話,你同事應該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也因此很多公司想要吸引你留下來,就會用sabbatical來吸引你,譬如,在Intel工作超過十年可以有兩個月的sabbatical(on the top of the PTO),eBay/PayPal則是待滿五年會有一個月的sabbatical。另外這裡有很多start-ups,一旦被收購或是IPO,一夕之間會造就很多百萬富翁。也因此矽谷也有一群遊走在start-ups間的員工,常常公司一IPO,就馬上跳到下一間公司,希望可以藉著公司發的股票選擇權少奮鬥很多年。

這時候讀者們可能會想,那麼離職有這麼簡單嗎?我不用花個一兩個月交接?老闆又會放我走嗎?矽谷公司大部分都是at will,意思就是公司不喜歡你可以馬上叫你走,而你不想要繼續待,你也可以給個two weeks notice,然後兩個禮拜之後不管有沒有交接完,你都沒有法律上留下來的責任跟義務。

說了這麼多,讀者們覺得自己適合矽谷的工作文化嘛?

下一篇,讓我們來談談,假設不在矽谷大公司工作,而想要自己創業,那麼,我應該要expect什麼樣子的生活呢?■


英語聯想:
360-degree feedback:
這是有制度的公司很常用的打考績的方法,它的中心概念是,假設我們以一個個人做為一個圓的圓心,同事看到的面大約是90度,上級約為180度,部屬及外部同事感受到的面為270度,但是最終的目標是360度的多方面蒐集資料,做全面性的評估,也因此,雖然是公司小螺絲釘,我們每季都需要打老闆跟同事的考績。
naysayer:意思就是比較負面又或者比較愛抱怨的人,可能人家才剛提出一個概念或是方針,他就馬上說這裡不行那裡不行。
crybaby:類似比較沒有自信然後軟弱的人。
wishy-washy:形容搖擺舉棋不定,拿不定主意的人。

史嘉琳《英語思維50講》每個人的英語基本功,看課程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