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個接駁空間
春節過後,上工第一天,上海下了今年冬天第一場雪。每一陣雪總有幾秒鐘的時間,緩慢在空氣中晃蕩,慢到彷彿動也不動,讓人恍惚地對時間與速度一下失去判斷標準,不過下一秒鐘空氣就會加速流動,雪花在空中迅速搖擺,最後重重墜地。很多回外地老家的人還沒回上海,許多店舖也還沒開門,街上特別冷清卻也難得悠閒。趁著工作還沒開始忙碌,一年大概也只有這一兩天,拿了開工紅包後可以有閒情逸致就站在公司門口看雪。風起之前,雪花在空中某個高度等待接駁的那幾秒最美了。
#誤點
從台北到上海的旅途中飛機一如既往的誤點了。每一次回台灣,總希望旅途不要有一點閃失,最好能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家,再到上海,卻覺得誤點一點關係也沒有,甚至希望旅程越長越好。機場候機室、萬呎高空密閉機艙,還有從住處到機場以及從另一個機場到另一個住處車程,都是進入工作戒備狀態的接駁空間。因為流動而存在的空間,卻同時也是被迫停下來等待的空間,這種動與靜的並置,再加上空間裡人們即將迎來轉換地點後也連帶將變換的心情,讓每一個接駁空間都深具意義,尤其適合遊子感慨。
在上海六年多,來回上海和台北的次數草計24次,共48趟飛行。幾年前往返兩岸還需轉機時,香港、澳門、濟州島、廈門、金門都曾扮演新鮮的接駁空間,而現在,法定假日裡台灣客熟練地的穿梭在松山、虹橋與桃園、浦東這幾個老氣橫秋的接駁地,唯一新鮮的是空間裡的面孔,幾年前,鄰座乘客100%台商中年男子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放眼看去大多都是年輕人。
#70萬人次的口音
2010年中國大陸大規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約有70萬的台灣人在上海工作、生活,這三年沒有精確數字的統計,但越來越多時候,在工作場合發現對口公司的人也來自家鄉,又或更常在週五的居酒屋裡,聽見鄰桌喝酒划拳時熟悉的口音,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來到此地開啓夢想,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同時也變相選擇了流離失根。
來到上海就很難回去的實際案例,絕對比人力銀行廣告更動人:Lisa, 2010年來到上海,擔任業務,薪資是原先台灣工作的三倍,原本先設定在這裡打拼(拚)三年就回台灣定居,但終究因為在這裡工作還台灣的房貸更快,至今都還空著台北的房子,搖擺不定何時回家。Celina還不到三十歲,隨著台資企業的化妝品公司一起到上海,三年後她跳槽外商,同樣做化妝品行銷,現在是中階主管的她現在決定和男友在上海結婚定居……
48個接駁空間裡,返家的興奮和返工的惆悵中總是夾雜著差不多的感慨:一是又有更多人到上海了,二是踏出島嶼固然是島國居民必經的過程,但若有回不去的擔憂,那麼也許從未離開會更比較容易一點。
除去身旁大包小包的免稅商品,那些候機室裡的年輕小姐每個都像Edward Hopper畫中的人,不疾不徐翻著雜誌,在等候中若有所思,我們想的應該是同一件事吧:什麼時候我們能度過台灣幾十年來這段仿佛彷彿停滯的接駁時間,可以安然地的待在家中,每天上班、下班,而非在每次起飛前又害怕聽到「“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抱歉地的通知您……」”的誤點廣播。■
英語聯想:Edward Hopper (1882-1967)
There’s not much action in the art of Edward Hopper , who revealed the American soul by freezing and monumentalizing the American scene. His paintings give quiet moments of everyday life an Egyptian stillness; they are fixed in an eternal present, shorn of superfluous detail, rendered as if carved in stone. Their blocky immobility is part of their psychological weight.
In Hopper’s work it is emotion, not motion, that counts, the feelings that roil beneath the surfaces of his images. These are conveyed but not explicit in the figures; the isolated buildings and houses; the offices, coffee shops and bedrooms; the empty roads and deserted gas stations; the honeyed annunciating light and the very atmosphere. And then there are the feelings the images arouse in us.
--Robert Smith, New York Times Art Review
本文刊載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4年3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 |
數位編輯,在上海生活、工作、六年,攝影機是我的眼睛。人人都說上海這城市是世界的發電廠,而我總在城市的噪音裡聽到文化微弱的呼吸聲的那一剎那,按下相機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