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你的地圖解救了我」,插畫家聽了決定踏遍曼谷

風格獨樹一幟、擁有45年歷史的手繪地圖《Nancy Chandler’s Map of Bangkok》,因網路、手機、數位地圖的普及,決定在今年五月時歇業。這消息讓許多粉絲感到錯愕與惋惜,因為相對於Google Map等數位地圖的定位功能,這地圖可說是集結了手繪工藝、風土民情、創作者的詮釋跟見解,是所有曼谷人不可替代的重要回憶。

創立曼谷風格地圖的始祖

《Nancy Chandler’s Map of Bangkok》是由長住泰國的美籍畫家Nancy Chandler 和女兒Nima Chandler,依照對泰國、曼谷觀察的統整,製作成的手繪紙本地圖。在Chandler的地圖上,你可以看到地點上標注了特點、開放時間、票價,或是標示出雖在巷弄中但不容錯過的好地方等等。除此之外,隨圖附贈的目錄也把地圖上的地點一一列出,幫讀者規劃出「老建築之旅」、「在地風味之旅」等行程,相當獨特。

Nancy Chandler來自美國加州,1969年隨先生移居曼谷,受邀幫American Women’s Club 所發行的Sawaddi 雜誌繪製插畫。由於她本身畢業於柏克萊大學藝術歷史學位,也曾任海報、型錄製作等相關工作,在某一次的雜誌規劃中,出版社邀請她以「曼谷市集」為主題創作,繪製皇家田廣場、唐人街、市區等區域。

堅持半個世紀的2大招牌風格

50年前的曼谷街道還較無規劃、路標亦尚未有英文標示,很容易迷路,因此她將哪裡有鬥雞比賽、哪裡有人在餵鴿子、哪裡有蛇籠、哪裡有好吃的麵店等在地特色,都記錄下來、標示在地圖上;沒想到出版後受到讀者廣大的迴響 -- 再版了兩次。有了這樣的經驗,她決定投注更多時間、以同樣的概念繪製更完整的地圖,並將最初的地圖取名為《The Market Map and Much More》,這就是現在廣為人知的《Nancy Chandler’s Map of Bangkok》。 而這種富有創作者注解的地圖(註1),也就成為了日後Nancy Chandler 的招牌。

說到Nancy的招牌是獨特的註解,另一招牌則是她的用色--在她筆下,地圖上充斥著明亮的粉紅色、黃色、藍色等等。其實這是尼泊爾祈福儀式中常用的鮮艷色系,Nancy之前曾旅居過尼泊爾一段時間,在那裡她遺失了從美國帶去的繪畫工具,來到泰國後,她也持續將此明亮鮮活的色彩延續到她的地圖上。 

圖:現在廣為人知的《Nancy Chandler’s Map of Bangkok》 

 

圖: 較早前、和現在地圖的細節。

 

圖:同地區,可看出現在地圖的內容和用色更為豐富

 

不只是地圖,更是外國旅人的定心丸

在陌生的國度,面對不熟悉的環境、語言等,難免讓人對事事感到不確定。在這個網路無國界的時代可能很難想像,不過試想網際網路還未如此發達的幾十年前,這樣的紙本地圖可說是許多來曼谷旅遊或生活在曼谷的外國人重要的參考依據。在1997年加入母親繪圖工作的Nima Chandler 在一報導中說到,「記得以前我們常收到『你的地圖給了我走出去探索的信心』、『你的地圖解救了我』等的正面回應。」

這些鼓勵促使Nancy跟女兒Nima兩人更用心的製作地圖,「為了製作地圖,我們母女幾乎踏遍了曼谷的大街小巷,也大量攝取旅遊方面資訊,且每隔一、兩年就更新一次,由於繪製地圖需要大量的時間,一張至少需要半年,因此我母親2015年去世後則變成每二、三年更新一次。」

記錄海內外眾人的曼谷回憶

除了在歐美人士間口耳相傳外,它的身影在過去也可在泰國當地的書店或觀光景點看見。兩三年前我就在一間書店裡跟它首次相遇,它豐富的色彩、充滿童趣的字體和插畫、清新的風格,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的是,近幾年來網際網路發展蓬勃,人們對於紙本地圖的依賴和需要相對減少了。雖然後來Nancy和Nima Chandler在紙本地圖之餘也推出了電子版本的,另也製作手繪卡片、明信片、月曆等產品,但大環境的改變勢不可擋,再加上不主張尋求廣告商的贊助,他們也要做出最後的決定了。在成立45週年的時刻,Nima宣布光榮身退:「雖然今年我們的營收與支出打平,但日後情況應該會越漸困難,考慮到員工的福利,因此做出此決定」。

串連半個世紀的曼谷變化

《Lonely Planet Bangkok》曾讚賞此地圖「像是私人導遊的一般,無人能及。」的確,我想這深入當地、富有溫度的地圖,無疑能使旅人藉由創作者親身經歷後的註解更加認識在地生活、拓展視野、增進旅遊經驗。儘管它即將成為歷史,但它卻永遠存於旅人的心中。在此地圖的官網中,有顧客留言說到,「兩個夏天前我靠著這張地圖探索曼谷,直到今天,我仍把這張充滿回憶的地圖掛在牆上作為留念。」

而,我想,此地圖的重要性應該不僅止於旅人而已。雖然當地人在生活中不大會想要用到紙本地圖,又或是現在大家都改用了容易在手機上做查詢的數位地圖,但此地圖應該可算是泰國重要的文化資產,因為它記錄了近半個世紀下不同面貌的曼谷,並把不同背景的眾人藉由各自對曼谷的印象、回憶串連在一起。

對此地圖有興趣想要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上其官網查詢:https://nancychandler.net/maps.html

註1:還有清邁地圖、暖武里府地圖等等


文/姜立娟

曾於紐約、蘇格蘭、新加坡攻讀和從事設計研究,也曾在台灣任報社記者編輯、雜誌書籍譯者。現與另一半居住於曼谷,為設計/文化類撰稿人,並著有《泰國,芒果吃酸的,咖啡喝甜的!:微笑國度的近距離文化觀察》一書,也經營臉書專頁:台灣太太的曼谷小日子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9年8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