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英語便利店 春假優惠
 

未來工作: 資料仲介Data broker

資料仲介(data broker)主要的工作是盡可能地蒐集所有人的資料,他們將這些資料經過整理、包裝後進行販售,內容包括性格和喜好。粗略估算近年的資料仲介產業,市場價值已超過兩千億美元,且規模仍持續地拓展。

這些資料的來源,來自政府單位所公布的數據、個人在社群平台上公開的資訊,以及你在有意無意下,允許仲介們使用的個資。這些「資料商品」通常會經過下游公司再次分析,作為市場行銷、政治預測等判準基礎,相關研究進一步指出,這些資料透過演算法分析,data broker 可能最後比你的家人還了解你。

 

Data broker 最感興趣的3 種數據

1. Volunteered data

個人自行在網路上分享的聯絡資料:姓名、生日、照片、信箱等。

2. Observed data

個人使用網路的紀錄,包含應用程式、網頁瀏覽:常去的打卡地點、常瀏覽的網站類型。

3. Inferred data

能用來推論個人性格、喜好的相關資料。這通常對資料仲介來說是最有價值的資料,也是下游企業最感興趣的資料,企業能以此為基礎,鎖定目標客群的喜好、規劃行銷策略,並針對性地投遞廣告。

 

Data broker 的工作流程

1. Collect information

蒐集:公開資料庫、社群使用紀錄、免費測驗(viral quiz)。

2. Package detailed profiles of individuals

包裝:根據資料內容把人依照背景分成不同目標客群,包裝成「數位版的個人簡介」。

3. Sell them to the companies for different purposes

販售:分析資料給廣告行銷商、第三方資料仲介商。

4. Companies analyze the data to predict character of each package

下游公司運用:多用於消費者喜好、購物行為的預測。

 

你看到的廣告不是偶然

想像你是一位熱愛健身的人,正在打算在網路上為自己買雙新的運動鞋,才打開網頁就彈出你喜愛的運動品牌、推薦你可能喜歡的款式、顏色,是不是馬上就被抓住眼球。有網購經驗的人幾乎都會發現,逛得越久、網站似乎就越了解你的喜好,出現的廣告幾乎都是你會選購的商品,也在無形中提高購買慾,而這其實都經過特別運算。

資料交易的目的,正是為了讓對的人看到對的訊息。以美國資料仲介企業Acxiom來說,他們主要販賣有行銷用途的資料,而販賣價格就取決於分類的精確度。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喜歡運動且時常購買健身用品」的客戶資料就比「喜歡運動」的資料更有價值,因為對目標客群的分類越精細,曝光廣告所帶來的效益就越高。

此外,讓特定族群看到對的訊息的做法也被應用於政治策略,想像你是一位對激烈言論反感的選民,在瀏覽網頁時不斷看到某位候選人的廣告充斥極端言論,這很可能就會影響你的觀感。

近期才發生弊案的Cambridge Analytica,就是先利用演算法把選民分類成不同的性格,然後「適性」地曝光政見廣告。以槍枝議題為例,對比較崇尚自由但容易被激起情緒的選民,他們會投放「擁有槍枝是人民的自由,且能讓你免於外在威脅」等言論;針對正義感較強的保護型選民,則投放「槍枝是用來保護重要他人」的訊息,以此方式影響選情。

 

「個資保衛」時代來臨

資料仲介產業的興起,與我們最切身相關的不外乎隱私問題。在近期Facebook陷入個資風波後,許多人又重新思考網路隱私問題。事實上,各國對於個資安全都有立法保護,只是面對惡意盜用,一般人大概很難完全避免,我們在實務上能做的第一道防線,是別自己把資料送出去,像是謹慎使用網路瘋傳的性格測驗(viral quiz)和小遊戲。

 


本文摘錄自一張圖搞懂 Design a Better City 2018年11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