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影》作者薩豐,隨風而去


Carlos Ruiz ZafónPhoto credit:carlosruizzafon.novelas

2020年6月19日西班牙旅居洛杉磯的暢銷作家薩豐(Carlos Ruiz Zafón)因大腸癌病逝,享年 55歲。

 《風之影》風靡全球,狂銷千萬冊

薩豐的去世讓不少台灣讀者和書市震驚與遺憾,也勾起了「讀書人」的集體記憶:薩豐在全球展開知名度以後,2006年在台灣也掀起熱浪,除了譯者,宣傳策略刻意跳脫西語學術的框架,猶恐西語為小眾的緊箍咒嚇跑了普羅大眾;諸多媒體、出版業者相繼出手撰文長論,在暢銷排行榜上與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冠亞軍鏖戰經年,各有勝場,同時帶動出版大部頭小說的流行,隔年打蛇隨棍上的《德語課》是一例子。如此盛況,就連雲門舞集2006年11月25日首演的《風・影》,也難說不受這股風潮影響。

風之影中文書影

異國文化交織,提供作家更豐富的創作空間

《風之影》的盛勢也嘉惠了同年的西語若干譯著,阿根廷作家卡洛斯・多明格茲的《紙房子裡的人》(La casa de papel)也竄升排行榜第六;羅卡的《吉普賽故事詩》(Romancero gitano)也打破「詩為毒藥」的禁忌,從學術講堂帶動買氣,堪稱西語展露頭角豐收的一年,但是接續的三部作品《天使遊戲》、《天空的囚徒》、《靈魂迷宮》都無法重現《風之影》溜走的風采。如今薩豐隨風而去,出版書市和讀者是健忘的,曾經人人有一本,未必人人都知詳,就像「遺忘書之墓」系列雖然以巴塞隆納為背景,但鮮少有人知道《風之影》的書影那盞燈(巴城無此種燈)和迷霧幻影是馬德里的街景,唯有透過教學和研究可以讓作品和作者的靈與體發皇綿延。

單德興教授幾篇討論翻譯的論文提到:「從文化產生的角度來看,任何文本的翻譯都脫離不了時空環境及文化背景… 為什麼『某時』『某地』要以『某語文』翻譯『某文本』」,薩豐的出現吻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版權代理人譚光磊幾篇心路歷程的長文說明如何帶領薩豐進入台灣市場。《風之影》中譯面世時,薩豐已經是一位旅居美國十餘年的作家,這一層洗禮,猶如「穿裙子的馬奎斯」—智利小說家伊莎貝・阿言德(Isabel Allende)的情形,她旅居美國三十餘年,市場行銷所戰皆捷。另一位旅美的智利小說家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ño),原也有類似的遠景可期,可惜早逝令人惋惜。

擁有「文學大師綜合體」之稱,薩豐享譽世界

薩豐的處世風格、長期和西班牙文化界、學界失聯,讓他成為一個暢銷卻尚未定論的作家,如果說他是西班牙的史蒂芬・金,卻不如這位美籍作家厚實的載體和後盾。薩豐在經過暢銷全球知名的熱浪後,如何讓他的風格與作品為後世所知,應是一個創作者畢生寫作職志。質言之,十五年間四部大河式的小說讓他享譽全球,已是少數文人作家難得的際遇;國際書市行銷策略爭相說他是集結十九、二十世紀大師的綜合體(狄更斯、波赫士…等),這好比說一個善於模仿歌壇諸多唱將的歌手,唯妙唯肖,但更重要的是,他必須有專屬於自己的專輯和原聲帶。當不同世代的讀者來不及認識前世代的大師,閱讀到薩豐時,就是他們閱讀經驗裡的最佳原創與最愛。這是正面的,江山代有人出,所有傑出的作家都可以共享文學的榮光。

西班牙人必讀之作:「迷霧三部曲」

迷幻之子三部曲書影。Photo credit:carlosruizzafon.novelas

薩豐不如前輩貝雷茲・雷維特(Arturo Pérez-Reverte)幸運,兩位寫作技巧頗多神似,均為讀者神迷的暢銷作家,但貝雷茲・雷維特早在2003年成為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在傳統與典律的規範下,他的作品在學院的「教、學、研」可獲得傳承。如今西班牙學子認識的薩豐,是中學必讀的青少年奇幻文學「迷霧三部曲」,例如《迷霧王子》(El príncipe de la niebla)、《午夜皇宮》(El palacio de la medianoche),《九月之光》(Las luces de septiembre),以及之後的《瑪麗娜》(Marina)。

薩豐的奇幻起手式:「書、靈魂、天使、魔鬼」

薩豐的確有許多元素的應用跟波赫士、以及眾多善用奇幻的作家雷同:書、靈魂、天使、魔鬼、時間、空間、對稱性,歷史重複性⋯。時空的無限與有限也是他在小說中運用自如的憑藉,尤其「書」這個元素,從《一千零一夜》開始,它就讓許多作家愛上了無限循環的敘述和奇幻。遠的不說,近的作品,巴塞隆納二十世紀偵探小說家孟多薩(Eduardo Mendoza)的《神奇城市》(La ciudad de los prodigios)就提供了薩豐可以擬訪巴塞隆那的梗概;而《瑪麗娜》的柯凡尼克(Kolvenic)儼然就是《風之影》裏胡立安・卡拉斯的化身,也是薩豐鋪陳志異小說的起手式。

作家輕悄離去,但靈魂永存故事中

薩豐堅拒他的小說電影化,然而他的小說卻可以看出一幕幕視覺效果的畫面鋪陳,蒙太奇的跳接,恰似他的天女散花式的章回小說(旁出枝節另闢故事)。孟多薩的知名小說幾乎都改拍成電影或電視劇,撒手西去的薩豐,難保未來不會有他的作品的改編。然而,這兒也提供我們另一個研究的視角,就是「遺忘書之墓」系列的文字敘述與視覺元素。薩豐身後,不再只是誰影響誰的焦慮,讓我們從文本本身去追尋薩豐的關鍵密碼和《風之影》提到的「書的靈魂,創作的靈魂,閱讀者的靈魂。」


 文/清大外語系教授 張淑英

收錄於英語島 2020年08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