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農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元者,首也,此指首次望月,也就是第一個滿月。宵者,夜之謂也,用白話文說,就是晚上。所以元宵的本義,就是農曆新年第一個月圓的晚上。元宵亦稱「元夜」或「元夕」,道理相同。
唐代以來,上元節均張燈結綵,入夜後百姓觀燈,民間有放煙火,舞龍燈等熱鬧的民俗活動。我看過大陸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時間設定在盛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上元節,劇情圍繞著長安城內的一次刺客行動。故事雖是虛構,不過唐人在上元夜觀燈賞火的華麗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蘇軾的先祖、成語「模稜兩可」的源頭、唐朝宰相兼文學家蘇味道,在其〈正月十五夜〉的詩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描述的就是盛唐的元宵。上元夜的燈火輝煌,燦爛絢麗,京城暫停宵禁,城門大開,任由平民百姓通行取樂。詩句與電視兩相對照,這上元節的夜晚,可真是越夜越美麗。
元宵熱鬧好玩,反而喧賓奪主,上元節逐漸退居次位,正月十五便多稱元宵節。因為燈是主角,所以元宵節又稱燈節,這也是英文Lantern Festival(字面「燈籠節」)的來源依據。
我們把元宵節翻成Lantern Festival,早已約定俗成,不疑有他。然而查閱英文詞典,查到的Lantern Festival居然不是元宵節,許多人肯定覺得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牛津高階學習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簡稱OALD)於1948年問世,是史上第一本針對非英語母語者的英語學習詞典,權威實用,暢銷全球。2020年的第10版增收了許多新詞新義,其中Lantern Festival驚喜在列。不查不知道,查了嚇一跳。讓人跌破眼鏡的是,這裡的Lantern Festival不是元宵節,而是日本的傳統節日「盂蘭盆節」(或簡稱「御盆節」或「盆會」)。
日本的盂蘭盆節,時間點落在中元節,精神上則相當於清明節。OALD是這樣定義Lantern Festival的:
a Japanese Buddhist festival that takes place in August, when people show respect to the dead(日本的佛教節日,八月舉行,是時民眾祭拜亡靈)。
Lantern Festival是OALD正式收錄的主條目,底下的括弧裡,還列出了兩個代表同義詞的「亦作」(also),作為附帶的參照。這兩個同義詞都是來自日文的借詞,一個是Bon(音標 [bɔn],日文寫成「盆」),另一個是O-Bon(音標 [oʊˈbɔn],日文寫成「お盆」)。
OALD對Lantern Festival做了如此的處理,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把我們想當然耳的元宵節挪作他用,成了日本的盂蘭盆節。不過同屬牛津家族的《英語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簡稱ODE),卻似乎讓我們的認知扳回了一成。
ODE是針對英語母語者的大型單冊詞典,也以主條目的地位收了盂蘭盆節的Lantern Festival,但沒有釋義,因此不是個完整的主條目。詞典僅將其視為重要性居次的「又稱」(another name),要讀者另行參閱主條目Bon(盆會)。
有趣的是,線上版的ODE收了20條Lantern Festival的例句,第一條立即可見,剩下的19條,則必須點開下方的「More example sentences」(更多例句)才能看到。從上下文判斷,這20條例句有八成以上都是講元宵節的,立即可見的第一條,居然聚焦在台北市:
Chen talk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institutions he established as Taipei mayor, such as the Hakka Cultural Foundation, the Taipei Film Festival and the Lantern Festival.(陳[水扁]談到文化的重要性和他在台北市長任內成立的文化機構,諸如客家文化基金會,台北電影節,以及元宵燈會)。
權威的《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以Lantern Festival收錄了元宵節,說它又稱Yuan Xiao Festival(「元宵」音譯 + 節)。當代的網路百科巨擘《維基百科》(Wikipedia)也以Lantern Festival收錄了元宵節,言其或稱Spring Lantern Festival(字面「春天燈籠節」)。卷帙浩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是英語世界的至尊,沒有收錄元宵節,卻收錄了節令食品的yuan hsiao(元宵,威妥瑪拼音),並在定義裡以Chinese Lantern Festival(字面「華人燈籠節」)指稱元宵節。
綜合判斷,我建議元宵節的英文還是不動,繼續使用約定俗成、流通甚廣的Lantern Festival。誠然,Lantern Festival也是日本的盂蘭盆節,但經我查證各種權威的語料,英文裡提到這個日本節日的時候,反而比較偏好借自日文的Bon或O-Bon(又拼為Obon)。所以,倘若有必要強調Lantern Festival是元宵節而非盂蘭盆節,不妨冠以修飾語,用Spring Lantern Festival或Chinese Lantern Festival來明確所指。此外,日文Bon的作法不妨加以借鑒,我們的元宵節也可用音譯的Yuan Xiao Festival,以異化之策來彰顯文化的主體性。
引經據典的名稱探討不免嚴肅,至此暫歇,以免壞了節慶的氛圍。接下來談點輕鬆的,看看元宵節的常見民俗英文該怎麼說。
元宵節的應景美食是元宵或湯圓,二者或同中有異,極為近似,或同物異名,互為別稱。「元宵」和「湯圓」都是難譯的文化特色詞,英譯時不妨直接訴諸語音,元宵是yuanxiao(OED收了「元宵」的威妥瑪拼音yuan hsiao),湯圓是tangyuan。為了方便理解,促進溝通,元宵或湯圓皆可另外意譯為rice-flour dumpling(字面「米粉糰子」)。
碰到難譯的文化特色詞時,我建議以音譯為主,以至多三字的短意譯為輔,視情況斟酌使用。以下元宵民俗的英文,都是名詞性質的詞語,用的也是一樣的策略,為了節省篇幅,恕不重複說明。另外,名詞的單複數、冠詞的有無或選擇、名詞到動詞的轉換、詞語的各種搭配,請讀者依上下文自行調整。
燈與火是元宵節的重頭戲。燈,即各式的燈籠。
火,原指有明顯火焰的:
後亦指節慶時燃放、迸出火花的煙花爆竹:
此外,中國大陸幅員遼闊,不同地區還有一些特別的元宵民俗,有些我們熟悉,有些只是聽說,有些甚至聞所未聞。
以上英文,部分約定俗成,甚至權威詞典已經收錄,在此直接挪用。部份是我的建議,乃我廣泛閱讀,思考求證的判斷所得。翻譯常無定論,見仁見智,特別是這些沒有標準答案的文化特色詞,因此這些英譯僅供參考,期待後出轉精。
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裡,我覺得元宵節老少皆宜,最熱鬧也最好玩,最值得向全世界大力推廣。元宵相關的民俗活動不僅特色鮮明,而且豐富多彩,歡樂有趣,沒有負擔,讓人著迷。期待未來有那麼一天,世人和我們都在各自的土地上鬧元宵,隔空一起歡度喜慶的元宵節。
文/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曾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