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就是密碼:生物辨識

有研究顯示,我們每天平均登入10幾個網 站,比如Gmail、Dropbox及銀行,而這些網站擁有我們的重要數據。為了保護資料,除了增加密碼強度,這些網站也推出第二方認證等加強措施,現在我們更慢慢走向「人臉辨識」、「指紋辨識」等看似更加「安全」的無形密碼。

密碼已死?

雖然近年大家資安觀念升級,已經了解到密碼強度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人也發現,一堆密碼根本 記不住!一份 1979年的研究顯示,人類會選全小寫或是包含自己的名字當密碼。所以,近年來大家常常在說的,包含比爾蓋茲也在2004年時提出過的「密碼已死」,是真的嗎?

在只有鍵盤的時代,使用文字密碼是很直觀的一件事,但如今我們有了更多選擇,包含觸控螢幕、相機及麥克風,也許我們不需要在「方便」與「安全」中二選一了。

我們用什麼來取代密碼?

最初為了降低設密碼的難度,研究者們的想法是:如果設密碼是件好玩的事,用戶會更願意執行吧?後來,Android系統的手機運用3x3點陣方格,讓用戶連接各點畫出圖案,設定圖形鎖。

 

現在最熱門三大生物辨識技術 (BIOMETRIC)

指紋辨識

在 iPhone推出人臉辨識後,許多人一度認為指紋辨識將走入歷史,沒想到大眾對指紋辨識的接受度反而比較高,許多傳言更指蘋果已決定讓指紋辨識回到 iPhone 上。不過,指紋辨識也同樣面臨盜用問題,今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 CES 2020 上,法國業者 Isorg 展示一款支 援「多手指」的全螢幕指紋辨識感測器模組, 最多可同時讓 4 隻手指進行指紋辨識,希望藉此增加密碼強度。

虹膜辨識

虹膜圖案因人而異,且終生不變,所以虹膜也成了適合研發生物辨識的一個部位。早期的虹膜辨識常見於保全、防盜系統,先前三星 S8 於手機上搭載虹膜辨識功能,但似乎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有外國駭客發表了破解方法。不過,日本自動識別專題研討會 (AIM) 經廣泛科學的論證後表示:虹膜辨識準確率是指紋識別的 1200 倍、人臉識別的 12000 倍,所以目前仍有許多廠商瞄準這個需求研發。

臉部辨識

除了 iPhone 的人臉辨識解鎖,如果一切需要身份證、護照的時刻都可以「刷臉」通過,有可能嗎?目前新加坡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新加坡於2014年啟動「智慧國家計畫」,其中一項就是人臉辨識系統,初步希望今年以人臉辨識取代身分證、護照,未來更希望應用到高風險的銀行轉帳交易。

 

三大生物辨識技術比較

耳道辨識

有媒體指出,蘋果已向美國專利局遞出一項「耳道辨識」的新專利。蘋果以新推出的藍牙耳機 AirPods 為範本,當使用者首次戴上耳機時,AirPods 會發出聲波,像聲納般利用迴波來描繪出使用者耳道的形狀並記錄。以後每當使用者戴上耳機,聲波就會自動進行掃描,確認與事前記錄的耳道形狀一樣後,才能正常使用。

 


參考資料:The Atlantic、新頭殼、The Straits TimesCNEWS

編輯/馬婉娟

收錄於英語島 2020年4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