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救星?談「夾層融資」與「天使基金」

Could Mezzanine Financing and Angel Fund Save Taiwan?

 文/鄭貞茂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

鑑於國內超額儲蓄過多(當「銀行存款」高於「放款金額」)且此差距已超過十兆元新台幣,但另一方面國內投資情況卻不盡理想、有些新創企業面臨融資困境。金管會主委丁克華甫上任即推出兩項新政策--夾層融資(Mezzanine Financing)與天使資金(Angel Fund),希望透過金融帶動實體經濟成長。

夾層融資:Mezzanine Financing
首先就夾層融資來看,Mezzanine是建築用語,意指兩層樓之間的夾層,套用到金融上,所謂的Mezzanine Financing就是指介於股權增資(equity)與債務融通(debt)之間的一種資金融通方式。換句話說,當企業無法如期全數清償貸款時,資金出借者有權利將債務轉換成公司的股票。在債務清償的優先順序上,夾層融資落後銀行的主順位債(senior debt)及創投投資人的股權投資。一般情況下,由於設有股權轉換機制,夾層融資的使用可以讓銀行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貸款程序,不需花費太多資源在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上,仔細審查企業的信用狀況。另一方面,企業也得以較少的擔保品來向銀行取得融資。但由於風險較高,資金出借者在承做夾層融資時,通常都要求較高的報酬率,如20%~30%之間。在國外,一般是私募資金、投資銀行或商人銀行(merchant bank)承做夾層融資,較少商業銀行。對於具優質潛力的公司來說,使用夾層融資當中的認股權愈多,借款利率就可以訂得較低。

天使基金:Angel Fund
要取得夾層融資,企業必須先展現其在產業中的優良名聲或是其產品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但對於一些仍不具規模或是產品仍處於研發階段的新創公司,可能尋求天使基金或創投基金的援助更符合其實際資金需求。所謂的天使基金(Angel Fund)或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專門提供資金給新創企業,以換取企業的可轉換債(convertible debt)或是直接擁有股權(ownership equity)。「天使」一詞的來源,最早是來看於百老匯的戲劇演出,當時是指家財萬貫的有錢人提供資金來製作百老匯戲劇,否則這些劇曲無從演出,因此稱呼這些善心人士為「天使」。1978年New Hampshire大學教授William Wetzel在其美國企業如何募集種子基金的研究報告中,開始使用「天使」一詞來形容那些提供資金者。由於網路的盛行,目前也有許多天使基金透過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或是形成天使部落(angel groups or angel networks)的方式來分享資源與擴大投資效果。

雖然台灣目前實施夾層金融及天使基金仍需法規等各方面的條件配合,但也有專家認為若能成功推動,將可消化銀行爛頭寸、協助創新產業發展、以及幫銀行尋找新利基等效益,我們也希望台灣各項融資機制能夠日趨完善,讓有志創業的人都能夠找到天使來幫其圓夢。(2016.6.8)

收錄於英語島 20167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