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葉: 女高音身逝,餘音繞樑

上個世紀享譽全球的西班牙女高音蒙瑟拉.卡巴葉 (Montserrat Caballé,1933-2018) 10月6日逝世於巴塞隆那的聖保羅醫院,享年85歲。10月6日的《紐約時報》刊登訃聞,並以長文追悼這位被聲樂界視為「世界之最」的女高音與女神 "Prima donna"。

聲樂「女神」欽點接班,一唱成名

《紐約時報》向讀者回顧卡巴葉與紐約的連結,也就是詔眾她與世界的連結的淵源:卡巴葉一生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總共表演98次。她一鳴驚人,締造國際聲名的演唱是1965年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 的表演,當時替代無法演出的女聲樂家瑪麗蓮霍恩 (Marilyn Horne),飾演董尼采第 (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 的歌劇《盧克雷齊亞.波吉亞》(Lucrezia Borgia);同年 (1965),當時世界之最的女神 (La Divina) —希臘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 (Maria Callas,1923-1977) 因發聲能力大不如前,職業生涯最後一次演出後引退,媒體問她,當今時下,誰能夠延續她在歌劇的傑出優質演唱,她毫 不思索地回答 "Only Caballé…"。 

就在這一年,卡巴葉展露頭角,扶搖直上,在女高音的第一把交椅中和卡拉絲、雷納塔‧泰巴爾迪 (Renata Tebaldi,1922-2004)、瓊‧蘇莎蘭 (Joan Sutherland, 1926-2010) 等人齊名,甚至青出於藍勝於藍,成為 義大利「美聲唱法」(bel canto) 的傳人,並發揚光大迄今。

 

 

紐約時報讚她是兩女神合體

1965年,紐約時報在卡巴葉演出《盧克雷齊亞.波吉亞》的隔日, 以"Callas +Tebaldi = Caballé"為標題,盛讚卡巴葉是當時最具盛名的兩位女聲樂家的融合體。

 

三大男高音也推崇的西班牙國寶

大西洋彼岸西班牙故鄉這端,無庸置疑,視她為彰顯西班牙文化底蘊和頂尖人才的國寶。世界三大男高音(帕華洛帝、多明哥和卡瑞拉斯)都跟她同台演出無數回,現年77歲的多明哥認為卡巴葉是400年來音樂界的奇葩,與她同身為西班牙人感到榮幸之至,他特別稱許卡巴葉的"ato"功力,也就是極佳的用氣能力,使其音色絕美,歌唱時彷彿不需呼吸卻力道十足,音質純粹。卡巴葉的逝去他認為是「天主召喚天使到祂身邊」。卡瑞拉斯,與卡巴葉為同鄉,都是巴塞隆納人,過去即讚嘆女高音首推卡巴葉,無人能出其右。卡巴葉的傑出尚在於她的聲樂生涯,唱到60歲,遠比同儕好手多唱十年。而世人耳熟能詳者莫過於1992年巴塞隆那奧運賽,晚間20:07西班牙端出的開幕盛宴:卡巴葉和卡瑞拉斯攜手唱歡迎舞曲 "Sou benvinguts"( 加泰隆尼亞文:歡迎之意),最後並和多明哥等人唱經典歌劇《塞維亞的理髮師》等曲目, 在在證明卡巴葉作為西班牙文化品牌-- 聲樂的代表形象。

 

卡巴葉與皇后合唱團主唱--佛萊迪合唱《巴賽隆納》

 

皇后合唱團主唱同錄奧運主題曲

事實上,開幕曲原來是卡巴葉和英國搖滾樂皇后合唱團主唱佛萊迪‧墨裘瑞 (Freddie Mercury,1946-1991) 的合唱曲《巴塞隆納》,兩人1988年遠赴瑞士和倫敦錄製唱片,準備1992年向世人高唱,證明流行與經典可以同步,搖滾與歌劇可以合聲,卻因1991年佛萊迪 ‧墨裘瑞的愛滋病併發肺炎病逝而未竟其功。雖然1992年的奧運未能一圓合聲夢,科技的進步終於讓佛萊迪‧墨裘瑞和卡巴葉合體,螢幕銜接天衣無縫,一唱一和,唱片公司製作新專輯銷售。尤其難能可貴,2012年倫敦奧運修復佛萊迪‧墨裘瑞一段舊畫面,原音重現,讓所有音樂的愛好者20年後一償宿願。

如今,卡巴葉也化作天使,駕鶴西歸。回顧她一生的職志與表演,演出超過80種歌劇人物,唯妙唯肖,餘音繞樑,尤其與西班牙另一位國寶—影星兼歌手莎拉.夢迪爾 (Sara Montiel,1928-2013)合作《極致純粹的莎拉》(Purísima Sara) 專輯;李察.史特勞斯的莎樂美,或貝里尼的諾爾瑪,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演出。卡巴葉這歌劇人生,一如她的名字蒙瑟拉 (Montserrat),這是加泰隆尼亞的守護聖母的名字,聲樂的女神蒙瑟拉,就像故鄉的守護聖母蒙瑟拉,永遠吸引人們朝聖。

 


 

文/ 張淑英 台大外文系教授

收錄於英語島 2018年11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