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贈的彩珠--《環遊世界首航記》變奏曲

文/張淑英

如果2016年是英美文學界和西語文學界紀念莎士比亞和賽萬提斯冥誕四百週年的一年,2017年一整年將會是魔幻現實文學回顧與前瞻、《百年孤寂》(1967)出版五十周年慶、以及紀念馬奎斯九十冥誕的一年。

西語魔幻現實創作技巧煜煜輝赫半個世紀,終該有個嘉勉宣揚的盛會,肯定其對世界文學的貢獻:從1967年面世的《百年孤寂》到1982年馬奎斯贏得諾貝爾文學獎,近30年後,拉丁美洲同時期作家尤薩(Mario Vargas Llosa, 1936~) 2010年再摘諾貝爾桂冠,2012由魔幻現實技巧「真傳&挪用」的莫言接力此榮銜後,20-21世紀的魔幻現實盛世告一段落,東西方/中西文共同書寫一個璀璨的魔幻現實文學斷代史。

當今許多文學評論或是追本溯源的研究,路徑紛紛指向發現新大陸時期旅行文學的書寫,探討歐人探險期間的遊記見聞、編年文獻與描述,試圖解密,闡述20世紀的拉丁美洲文學「如何魔幻,怎樣現實」!

此處可能是馬奎斯概括彼時義大利盛世區域的說法。安東尼歐‧畢加菲塔在遊記上自序是「維琴察市的仕紳」。維琴察(Vicenza)為威尼斯西部城市,距離約60公里遠。

馬奎斯在他的經典論述〈拉丁美洲的孤寂〉,也是1982年受獎時的演講稿,開門見山提到:

「佛羅倫斯**的航海家安東尼歐‧畢加菲塔,隨著麥哲倫環遊世界首航,在他嚴謹又豐富的遊記寫下行經南美的見聞,讓人讀來卻像是虛構想像的冒險紀事。他說看到豬隻的肚臍長在背部;有一些沒有腳掌的鳥兒,雌鳥趴在公鳥的背部孵蛋***;還有一群沒有舌頭的鵜鶘,尖嘴長得像湯匙。他也說看到動物怪胎,頭和耳朵長得像騾,身體像駱駝,腳蹄像鹿,嘶叫聲像馬鳴。他還說,首次在巴塔哥尼亞高原見到原住民,他們讓他照鏡子,結果那位高大的原住民,本來高亢興奮的情緒,從鏡子裡見到自己的長相後,驚嚇到失去理智。」

馬奎斯嘲諷的筆觸,娓娓敘述歐洲冒險家的航海紀事如何誇飾他們的見聞,以「帝國之眼」斜看新世界的民俗風情。上述的引文就是義大利航海家安東尼歐‧畢加菲塔(Antonio Pigafetta, 1480-1534)的遊記《環遊世界首航記》的描述(p. 70)。葡國探險家麥哲倫,獲得西班牙卡洛斯國王支持,效力西班牙政府,1519-1521率領五艘船隊環航地球,最後只有凱旋號「維多利亞」(Victoria)安然返回,總計265個船員中,只有18人倖存回到歐洲,安東尼歐‧畢加菲塔是其中一位,因此,他寫下這段環航世界見聞。

安東尼歐‧畢加菲塔的遊記總計四章,首章從安達魯西亞的塞維亞市出航到今日南美智利的麥哲倫海峽;第二章從麥哲倫海峽到菲律賓宿霧,麥哲倫於宿霧與部落衝突喪命;第三章從宿霧到摩鹿加群島(香料群島);第四章從摩鹿加群島回到西班牙。旅遊書寫的確繽紛多彩:有珍禽異物、有怪人奇獸、有香料寶物…,他講到了印尼的「女人島」,見到男人格殺勿論;摩鹿加群島的「矮人國」…等等,成為今日研究歷史、文化、殖民、貿易真偽的珍貴文獻。

麥哲倫探險隊抵達菲律賓宿霧時立的十字架,將天主教傳入菲律賓|張淑英提供

安東尼歐‧畢加菲塔,正如馬可波羅遊記、哥倫布日記、或是艾爾南‧柯特斯的《書信報告》,渲染了現實,造就了後人文學創作的魔幻。


標題「回贈的彩珠」為已故北京大學西語系段若川教授所提,指稱1982年瑞典皇家學院稱頌馬奎斯的魔幻現實寫作(並頒予諾貝爾文學獎),是以「彩珠」回贈15世紀原住民贈送歐洲人的石子項鍊。此乃隱喻說法,比喻當時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原住民以其傳統珍寶(例如石子串成的手環項鍊)掛在探險家、征服者的身上;20世紀歐洲人對拉丁美洲文學的肯定,是以20世紀的科技和裝飾,以彩珠項鍊/手環回贈前禮;同時也意味拉丁美洲的文學精髓從彼時粗製的石子已淬鍊到今日的珍珠。本文引用的《環遊世界首航記》為西文版,Madrid: Espasa-Calpe, 2004。

**此處可能是馬奎斯概括彼時義大利盛世區域的說法。安東尼歐‧畢加菲塔在遊記上自序是「維琴察市的仕紳」。維琴察(Vicenza)為威尼斯西部城市,距離約60公里遠。

***稱為「天堂鳥」。此為從摩鹿加群島Batjan島酋長所贈送的天堂鳥皮,因不見鳥腳,鳥皮送達西班牙時,被誤認為此鳥天生無腳,故命為「天堂鳥」。原來原住民將鳥爪切除,作為頭飾用,所以無腳。直到1824年才有法國人在新幾內亞發現此天堂鳥。


 

收錄於英語島 2017年1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