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英語便利店 春假優惠
 

防疫不停課,英國小學的homeschooling

學校被迫關閉,在家自學成為父母夢魘

自從去年三月底英國第一次封城,全國學校關閉之後,雖然中間解封,學校斷續的開了幾週,但是和正常學期相比,全英國的學齡兒童和中學生都成了青黃不接的中輟生。這一年來,homeschooling(在家自學)——這個冷門的,一般人印象中只有特殊情況家庭才會採用的學習方式——驟然成了所有家庭不得不然的唯一選擇。對大部分沒有教學經驗的父母而言,一面在家工作,一面指導功課,還要兼顧生活裡瑣碎的各項雜事,在家就算躲過病毒,也逃不過這個劫難。Homeschooling完全是所有父母的惡夢!

面對嚴峻的疫情,倫敦在今年一月再度封城

小學生真的喜歡在家學習嗎?不!

第一次封城時,我家兩個小學生一個三年級、一個一年級。學校在毫無準備也毫無前例的情況下關閉,教職員措手不及,除了定期發放紙本作業,和錄製一些鼓勵性質的影片,完全沒有任何線上教學。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這一天,但也自信滿滿的覺得應該不會太難,於是我做了每日課表,從Amazon買了一些英文和數學練習簿,天真的以為這樣照表操課,多少可以維持基本的學習。

不過事實總是殘酷的,平常在校表現可嘉的五歲的兒子完全坐不住,做一頁習題可以耗一整個上午,中間還會因為字寫不滿意或其他小事崩潰無數次;八歲的女兒雖然自制力較佳,願意配合做習題,但也缺乏動力,而且常因弟弟吵鬧而覺得煩悶。沒幾天,完全沒有虎媽天分和毅力的我就放棄了。

看電視,成為homeschooling父母救星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只要求他們每天上午做一點英文和數學練習,狀況好就多做一點,狀況差就少做一點,其他時間讓他們自由活動,看書玩樂高,甚至看電視。首度封城期間,英國出現了許多「網路救星」,較知名的有每天早上九點帶全國學童和他們的家長(大多是愛陽光健身教練的媽媽們)做運動的Joe Wicks;學校老師愛用,每集都有不同主題,即使動作重複也不會膩,適合孩子們在家消耗精力的Cosmic Kids Yoga;把英文文法和寫作變得有趣的English with Holly;由英國國家廣播電視台(BBC)製作的綜合知識教學節目Bitesize(學童可依年齡觀看相關內容)……等等,這些都是家長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把小孩丟包電視前的好節目。 

下午通常是線上中文課,之後我們會出門散步,到公園裡跑跳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有時也上烹飪課,母子三人一起做甜點或麵包。到了傍晚,就是「藝術欣賞」課,邊吃洋芋片邊看電影或音樂劇,等在家工作的另一半下班吃晚飯。不過,這樣平順的日子並不多,大部分時候都是雞飛狗跳、一團混亂,莫名其妙的就過了一天。幾個月下來,homeschooling完全沒有學習進度可言,我只能安慰自己:「生活即是學習」。 

疫情捲土重來,倫敦再次實行homeschooling

好不容易撐到九月,新學年終於如期開學。家裡兩小一個升四年級,一個升二年級,開學那天兩人頭也不回的跑進教室,顯見非常想念學校生活。我看到每個老師都有上前擁抱他們的衝動(幸好沒有真的行動)。這段時間的homeschooling,讓我對老師們的敬佩達到極點,教育下一代的工作,還是要讓專業的來啊!

有了第一次封城的經驗,雖然二度封城學校沒有關閉,但還是很積極地發展線上教學,幫每個學生設定email,教他們如何使用電腦登入Google Classroom,還發了說明給家長,表面上說是以防萬一,但大家心裡都知道,照這個局勢看來,學校再度關閉只是遲早的事。 

提心吊膽的撐了三個月,疫情隨著耶誕假期的到來逐漸緊繃,繼倫敦升到四級警示後,一月開學的第一天,首相就宣布了第三次封城,而且這次學校一律關閉到「至少」二月中。消息一出,對全國有學齡子女的父母有如晴天霹靂—“homeschooling趴兔”,光聽到就想哭。

homeschooling課程表

於是新年才過完,我又回到了homeschooling這個十八層地獄,只不過這回要認真照表操課:家裡兩小每天的線上課表大概是這樣:

9:00-9:30 – Google Meet (晨會點名討論當天學習目標) 

9:30-10:30 – Literacy (讀寫) 

10:30-10:45 – Break (休息時間) 

10:45-11:45 – Maths (數學) 

11:30-11:45 – Google Meet (討論上午自學的內容) 

11:45 – 13:00 – Lunch (午餐休息) 

13:00-14:50 – Geography (地理) 

*或其他科目,例如:Religious Education (宗教教育)、PSHE – Personal, Social, Health and Economic(個人社會健康與經濟,類似台灣的健康教育與生活倫理、PE – Physical Education(體育課)……等等

14:50- 15:30 – Storytime Live(老師念故事,全班共同討論,作為一天學習總結)

只盼生活回歸正常,孩子能安心「上學」

和第一次停學相比,這次學校有備而來,不但每天有不同課程內容,還有老師們錄製的教學影片,加上一到三次的Google Meet,兩小和平常上學一樣,早上九點就得坐在虛擬教室(電腦)前,開始當天的課程。學校這麼積極的提供學習資源,家長應該輕鬆了吧?但……事實卻非如此。 

兩個孩子就有兩個時間表,老師每天上傳新的功課,也會在線上教學與回答問題。我的筆電根本應接不暇,只好拿出兩年前買的陽春小平板,再找出一台舊筆電。兩小一人用一台,餐廳客廳一人坐一邊,讓他們有各自的「教室」,不用擠在一個螢幕前,但是這樣的「獨立作業」只是假象。大部分時候,我都得兩邊跑,幫忙解決技術問題、解說課程內容、列印講義/掃瞄功課,還得分神聽老師在講什麼,才能對小孩正在學的東西有點了解,也順便偷師教學技巧。每天我都覺得自己好像一隻八爪章魚,或是一人分飾多角的演員,忙碌的在家中穿梭,連坐下來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日子還有好幾週,我光想到就筋疲力盡。

小時候很期待放寒假、暑假、颱風假(只要能不去學校,隨便什麼假都好)。但現在當了媽媽後,才發現學校是這麼美好的地方,上學一天都不能少,而今也只能希望疫情高峰趕快過去,失學的孩子們都能再度回到久違的校園,家長也能卸下兼差的教職啊!


文/陳怡潔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21年02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