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英語便利店 春假優惠
 

畢業季,從夏至和鳳凰花的英文談起

六月,天氣逐漸炎熱。不知不覺地,蟬聲也開始響起,由孤獨而唱和,由斷續零星而群起整片,彷彿奏起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歡樂頌》(Ode to Joy)。

與太陽、陰陽氣有關,夏至的「至」含三種意思

端午去,夏至來。台灣地處亞熱帶,南端的恆春半島甚至劃歸熱帶,因此四季更迭不明顯,節氣的概念相對淡薄。兒時的我,甚至誤以為端午也是節氣之一,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羞愧。

夏至之「至」作何解?南朝梁的崔靈恩在其《三禮義宗》有云:「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崔靈恩乃公元6世紀之訓詁學家,亦以禮學研究聞名於世,他的觀點是後世參考的重要依據。因此,夏至之「至」字以上述第一義的「陽氣的極點」為核心,同時包含了第二義的「陰氣開始出現」,以及第三義的「太陽的運行抵達黃道上的極北點」。夏至的「至」字匯集了這三個意思於一體,這差不多就是中文的定論了。

古英語時期,一年其實只有夏季與冬季

夏天的英文是summer,這是個基礎單字,學過英文的人應該都沒問題,不過大家或許有所不知,古時候的summer跟現在的概念有明顯的差距。

此話怎講?根據學者考證,在「古英語」時期(Old English,約公元450年─1100年),一年只有兩季,即夏季和冬季;夏季指的是一年中較暖的半年,約莫是現在的春夏兩季;冬季指的是另一個半年,相當於現在的秋冬兩季。後來這個體系與一年四季的另一個體系接觸、碰撞,才納入了由夏過渡到冬的秋季,以及由冬過渡到夏的春季。 

夏、冬至需用solstice;春、秋分則用equinox

夏至的英文是summer solstice(字面意義「夏天的至點」),關鍵的字眼是solstice(至點)。了解中英文的來由,能讓人有豁然開朗、相識恨晚之感。 

2021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示意圖

中文的「至」如上所述,用淺顯的白話文來說,就是極點、極值、或頂點。在晝夜等長的春分(spring equinox,或稱vernal equinox)過後,白晝的長度慢慢往上爬,黑夜的長度慢慢往下降。白晝的長度在夏至這天爬到頂點,成為全年的極值,同時黑夜的長度降到谷底,也成了全年的極值。過了夏至,白晝和黑夜互換方向,白晝下行,長度漸減,陽氣漸衰,黑夜上行,長度漸增,陰氣始萌,一直到下半年秋分(autumn equinox,或稱autumnal equinox)的晝夜平分點,白晝和黑夜才又再度等長。英文的equinox現在意為「分點」,詞源本乃「晝夜相等」之謂〔equi(相等)+ nox(夜晚)〕,指的就是白晝與黑夜長度的平分點。

solstice,帶有「太陽靜止不動」之意

英文的solstice和中文的「至點」所指相同,但思路不同,呈現出來的世界觀迥異。由詞源觀之,solstice可拆成兩部分,前面的sol是「太陽」〔如solar(太陽的)裡的sol〕,後面的stice是「站立;靜止」〔與stand(站立)和static(靜止的)有著「原始印歐語」(Proto-Indo-European)的同源關係〕,因此solstice的本義是「太陽立定,靜止不動」。因為由地球觀之,不管是夏至(summer solstice)還是冬至(winter solstice),一旦到了至點(solstice),太陽季節性的移動路徑準備掉頭,讓人有了「太陽似乎站立靜止」的錯覺。這種錯覺,如同車輛在兩點間直線往返,到了目的地便掉頭轉向,準備返回,此時車輛好像處於站立靜止的狀態。夏至時北半球的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太陽彷彿忘了前進,原地踏步,永不落山。 

夏至時節,正是火紅鳳凰花開時

每年6月21日左右的夏至前後,也是鳳凰花開的時節。鳳凰花是鳳凰木開的花,原產非洲的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花紅如火,不只台灣全境,中國南方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也多有栽種。

「鳳凰木」這個名稱,明顯有著希臘神話「不死鳥」(phoenix,或音譯為「菲尼克斯」)的典故。據說這不死鳥每隔500年便會引火自焚,最後浴火重生,從灰燼中再現幼鳥,如此周而復始,長生不死。鳳凰為中國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長久以來,其英譯均挪用西方的phoenix,儘管鳳凰與phoenix的背景截然不同,然皆為各自文化中的神鳥。 

《牛津英語詞典》:fum、ho-ho bird都是鳳凰之意

容我岔個題,先講講鳳凰。《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德高望重,舉世尊崇。OED收錄了兩個鳳凰,一個是fum,另一個是ho-ho bird。

OED以音譯的fum(鳳)收錄了鳳凰,並在詞源裡指出,此乃fung hwang(鳳凰)省略了hwang(凰)之後的訛轉。OED認爲,fum(鳳)是「一種神話中的鳥,歐洲人通稱爲phoenix,在中國是皇室尊貴的標誌之一」(a fabulous bird, by Europeans commonly called the phoenix, one of the symbols of the imperial dignity in China)。定義把中國的鳳凰和歐洲的phoenix做了神話層次的對應與連結,這個早期的認知,或許成了後來鳳凰、phoenix混用的基礎。

OED還另收了一個ho-ho(鳳凰),這個詞多以ho-ho bird(鳳凰鳥)的搭配爲人所知。OED給ho-ho的詞源很簡略,只說源自中文,不過我大膽猜測,ho-ho可能由中國某個方言的音譯訛轉而成(閩南語的「鳳凰」讀如hong hong)。甚至,說不定ho-ho是直接借自日文的「鳳凰」(日文的「鳳凰」讀如hō-ō,ō表o的長音),而不是OED認爲的中文。

從植物外型到紀念人物,鳳凰木擁有三種英文名字

再回到鳳凰木。鳳凰木開花時成片的焰紅色,就像是引燃了樹木,讓樹木著了熊熊的烈火,令人聯想起西方的浴火鳳凰「菲尼克斯」。也正因此,鳳凰木的英文俗名或作flame tree(字面「火焰樹」),或作flamboyant(字面「熊熊燃燒的」)。另一常見的俗名royal poinciana(字面「皇家普昂西」),則是鳳凰木學名的英譯,用以紀念17世紀法國的殖民總督德‧普昂西(de Poincy)。

graduation是跨出一步,commencement則是開始之意

鳳凰花開正值畢業季,歌手林志炫有一首《鳳凰花開的路口》,近幾年來在台灣已成為許多學校的「畢業歌」,畢業生聽著、唱著,離別的思緒,不禁讓大家淚眼婆娑,哭成一片。歌詞中寫道:又到鳳凰花朵開放的時候,想起某個好久不見老朋友……腦海之中有一個,鳳凰花開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夏至鳳凰花開艷,驪歌一曲斷人腸。六月鳳凰花開之際,各級學校的畢業典禮也陸續展開。 

東吳大學除了全校性的畢業典禮之外,我們英文系都會特別單獨加辦自己的撥穗典禮,請系上老師給每一位畢業生撥穗正官,面對面給予個別的祝賀。

我清楚記得,我曾在某次的撥穗典禮上以系主任的身分上台講話,用三個英文單字作為畢業贈言。畢業時節,有人喜歡講graduation(畢業,詞源為「跨出一步」之意),有人喜歡講commencement(畢業典禮,另有「開始」之意),不過這樣的論點已漸顯老套。當年的我選擇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以我擅長的說文解字跟畢業生談談挫折。

邁向人生新階段,請記住setback、reset、resilience

畢業就是階段性的「業」已「畢」,學業已經結束,值得恭喜。不過前程似錦只是神話,人生的挫折無所不在,過了這一關,前方還有大大小小的挫折等著我們。挫折的英文可以說setback,字面的意思是「放(set)回去(back)」。正當我們進展順利,甚至意氣風發之時,一個挫折就能把我們「放回去」,把我們打回原點,讓人灰心沮喪。

不過setback(挫折)的分身是reset(重新設定;重設)。reset的re來自拉丁文,兼有「回去」(back)與「重新」(again)之意。set除了「放」這個意思之外,也可指「設定」。挫折把我們放回去,打回原點,也隱含地提醒了我們,要「重新設定」,整裝待發。沉澱思考之後,就是再度揚帆啟程之時。

我們人就像皮球一樣,都是有彈性的,受壓之後就能自然彈回原形,不會被壓扁,也不會被擊垮。英文的韌性(resilience)原意就是「跳回去」(re「回去」+ sil「跳」+ ience「名詞後綴」),反映的就是這種「受壓彈回」的特性。

夏至到了,鳳凰花開了,有些同學也要畢業了,setback、reset、resilience就是我給畢業生的三字贈言。今後我們若是碰到挫折(setback),要能自我重設(reset),並永遠相信自己,我們都有著與生俱來、受壓彈回的韌性(resilience)。畢業快樂!


文/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曾泰元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21年06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