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慢節奏運動】「快」不是免費的

文/鍾佳瑀、Yvonne

“But fast is not free. Short lead times and cheap clothes are only made possible by exploitation of labour and natural resources.”

—Kate Fletcher

「快時尚(Fast Fashion)」指時尚零售業的一種供應鏈管理方式。為了促進生產線以最快、最便宜的方式跟上市場最新流行,零售商將時尚趨勢從傳統的伸展台,延伸到了店內櫥窗,壓縮服裝設計到販賣的期間,甚至可以在一週內就推出許多新產品。對零售業者來說,快時尚是新世代突破性的商業模式;對消費者來說,時尚不再是高檔的代名詞,購物的選擇變多了,價格也更親民。

衣服來自哪裡
全球化市場中,衣服是在好幾個不同的地方製作完成。抽取纖維的植物(如棉花)很多種,來自中國、阿爾巴尼亞(Albania)到辛巴威(Zimbabwe)都有可能,光是一件牛仔褲,就需要來自不同地區的棉花。製造線在60年代從北美跟歐洲等已發展國家轉移到工資較低廉的發展中國家。現在我們會看到「中國製(Made in China)」標籤,其實並不完全,因為有更多的國家沒有被列在上面,例如設計衣服的國家、採收棉花的國家、製造國家、零售的國家...等等。

快時尚的代價
原本以季節性介紹新產品為主的傳統,現在被打散了,業者間互相競爭,增加更多生產短線,平均每件衣服的週轉時間大幅縮短,大量低品質的衣物被消費者快速的消費-丟棄。最終製造一個惡性循環的迴圈:來自已開發國家的製造商,在地球另一端的生產國留下污染的環境、更加弱化的經濟體系。

英國作家奧立佛‧鮑爾奇(Oliver Balch)曾談到快速時尚品牌帶來的資源浪費。在街頭我們可見各慈善團體提供舊衣回收箱,鼓勵民眾將用不到但仍堪使用的衣物樂捐出來,然而,鮑爾奇質疑,這些被丟棄回收的衣物最終將流向何方?是否送到真正需要人手上?這回收流程當中是否又有商業利益可取?皆將是另一個問題。

這種「購買衣物—拋棄(或回收)—再購買」循環消費模式,顯然不是最好的方法,不僅會間接破壞生態,還會產生對生態環境、生產國經濟的問題。

如何解決環境問題?
近年時裝界開始建立「無毒生產」(Detux)的概念。

來自義大利的知名時裝品牌班尼頓(Benetton Group),秉持品牌對社會的承諾、對環境的關注力和企業道德責任等核心價值觀,在2016年獲得推廣全球環境議題的國際性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的「2020品牌去毒計畫」之最佳表現。

班尼頓認為消費者對購買的商品是否殘留化學毒素有知的權利,因此他自2013年開始於將產品生產過程所使用的化學藥劑透明公開。雖然業界對此專案持有疑慮,認為它提倡的「無毒」概念不可能被完全落實,也不可能做到整個供應鏈100%透明公開,但目前全球仍有19個品牌加入此計畫的行列。

除此之外,班尼頓也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產品運送包裝過程,盡量做到綠化,例如使用通過森林監管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認證的「森林友善」牛皮紙袋,可100%回收分解,以及優化企業物流系統,減少20%的貨運車輛班次,相當於約511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慢下來,更有創意
時尚產業,其實很大部分反映了全球經濟的問題。近代時尚產業的發展跟全球化脫不了關係:棉花是殖民地時期主要交易物品,進入工業化時代,為降低成本設立跨國成衣工廠,進入20世紀後,人們穿著主要受美式服飾影響。

全球化看似讓勞動力做最適分配、商品更快速流通,但並非不須代價。正如2008年英國社會運動參與家Kate Fletcher所說,「快」不是免費的,第三世界的生產國、周遭的環境、甚至自己的健康,都在付出代價。

時尚界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提倡「慢」的設計。例如英國時尚設計師Vivien Westwood 說:「少買一點、好好選、好好保存」(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創業家Safia Minney也認為,慢下來的設計加入永續的概念,能激發更創意、更有前瞻性的作品,也創造更公平的交易。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7年1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