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英語便利店 春假優惠
 

北投圖書館設計師 張清華

「建築是配角,環境才是主角」

日本埼玉縣的鐵路公司西武鐵道打算在2018年引進一款「隱形列車」,由建築設計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設計。透明的子彈列車,車身反射沿途風景,遠看就像真的隱形一樣。這個畫面,與張清華創作的過程對環境與建築的關係是類似的--希望建築隱形並融入環境中。

張清華是台灣具有代表性的綠建築設計師,北投圖書館、台北花博新生三館都是她的作品。她對「隱形建築」的構想非常認真:「我們的都市已經夠擁擠複雜了,未來我想設計隱形的建築物,追求單純、樸素的美感,」「建築是環境的配角,協助環境的大戲演得更好。」

在台南成長,大榕樹在張清華環境的經驗中有很深的記憶
「面對氣候變遷,每個人在享受地球提供的資源,我們都有義務要交給下一代一個我們曾經擁有的地球。」在成功大學唸建築的張清華,必然有著成大人的共同回憶:大榕樹、古都老建築。常常在大樹下乘涼,在老屋的屋簷川堂下看滂簿大雨落下,這是她與自然連結的詩意,也是她後來設計建築,一定把室內連結到室外讓自然資源進到室內的原因。

1997年的台灣很前衛
台灣本是世界上第三個設立綠建築標章的國家,1997年即設立。綠建築標章用來評估一個建築是否符合節能、減廢、健康,在當時是非常前衛進步的觀念,但17年過後,台灣有更多的綠建築,但利用的科技並未跟進。政府在政策法規上可以更積極去訂定領頭羊的標準與規範,例如,要回復到2010年的標準到底要節能多少百分比、限定每個人的用電量、限定每棟建築物比一般建築物節能多少百分比 等等,發展綠建築不應該只淪為口號。若有需要,也可以斟酌參考國外的範例。

張清華認為,學習國外成功綠建築範例時,也要思考台灣是否適用。綠建築是有地域性的,美國的不一定適合台灣,地理、氣候條件的不同都會影響建築的設計。例如,北半球的房屋會設計成坐北朝南,南半球則是坐南朝北;赤道附近的房屋設計與其他緯度也不同,大屋頂造型是熱帶地區的特徵,設計開放通風的空間有利於排熱。

結合綠化的智慧型建築
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今日,若將科技裝置融入建築,可以發展更環保的建築方法,結合成「綠化智慧型建築」。兩者一開始的定義不同,張清華解釋,相較於綠建築依靠設計者的智慧,智慧型建築是一種更為主動(active)、積極的方式。舉例來說:同樣要讓房屋通風涼快,綠建築採用坐北朝南的設計避免太陽西曬,智慧型建築則是在窗戶上加裝感應器,控制窗戶的開關。但如果把這兩者結合,無論對於環境或是對於人們,都是更加便利又環保的方法。

與傳統建材相比綠建材雖價格略高,但考慮到節能效果及對環境的影響,綠建築還是較容易推廣,智慧型建築在發展上則面臨成本高的問題。智慧型建築技術需要大量的研發與創新,需要更多資金投入,最後無可避免地反映在價格上。

未來學家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認為,未來的競爭不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而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國與國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城市行銷反而可以藉由結合地方特色帶動經濟成長。如同新加坡的花園城市將科技應用在綠化上,兼顧生物多樣性與人的舒適度。張清華認為,台灣電子相關產業發達,若是也結合電子與綠化技術,將有發展智慧城市的潛力,張清華補充:「智慧與綠化,兩者不衝突」。而這,正可以成為台灣獨一無二的優勢。

但在引頸期盼智慧時代的來臨時,需要同時思考另一個問題:「智慧型建築是科技的智慧還是人的智慧?」當建築師提出這樣的疑問,並不是在問誰比較有智慧,而是希望我們省思,由機器代為思考的生活的確可以讓生活更方便,但人們真的會想過著一切都被科技掌控的生活嗎?這是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台灣的設計教育需要多一點科學
談到台灣的設計教育需要什麼樣的改變,張清華話鋒一轉,口氣嚴肅起來,「台灣(設計)教育需要多一點科學,科學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根本。」台灣人容易陷入一種迷思,對設計有不切實際的要求,認為設計就是創新的必要條件。大專院校為了符合社會期待,紛紛增設設計學院,因為設計代表商機…但這並不表示學設計應該摒除科學教育(數學、物理、化學...),反之應該更重視兩者的結合,因為好的發明需要好的設計、好的設計更需要遵守科學理論才能實現。

咚、咚、咚!訪談的同時,隔壁正在進行室內裝潢,打釘槍的聲音此起彼落,張清華嘆氣,台灣常見的問題是,買一棟房子或是搬進來後,便把舊的裝潢全部打掉,做一套全新裝潢,這在國外很少見。「我們的空間設計提供什麼樣的彈性?應該設計一種容易拆卸、更新的空間。」這個概念需要設計師具備相關的科學知識,為建材設計一種類似模組化的概念,使用後能夠回收再製,全部摧毀再造不僅成本高,也相當浪費。

要蓋一個以環境為主的建築,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讓建築成為環境的一部份。考量地域性氣候、考量方位、考量政策、考量周遭早已存在的建物。設計的過程中,不斷地與環境對話,得到自然界的啟發。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6年5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