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天進金融公司上班,收到老闆的一封信:
“Please prepare a monthly statement by tomorrow.”
你心想:「statement嘛,就是陳述,我明天整理一下心得……」
結果隔天老闆冷冷問:「So where’s the bank statement?」
你愣住:「咦?不是要我講講看法嗎?」
這一刻你才發現,statement 在金融世界的意思,根本不是你以為的那個「陳述」。
金融英文,真正考驗的是「概念力」
很多金融常見字,看起來簡單又熟悉:
但就是因為「太熟」,反而最容易用錯。
而這些錯誤,不只是語言問題,更會影響你對工作的理解、對數字的判斷。
【例一】Balance:你以為是「還有錢」,其實是「還欠錢」
信裡寫著:
“Your current balance is $5,000.”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哇,我還有五千塊!」
但如果這封信是來自信用卡公司,這句話其實是在說:
你還欠五千塊沒繳。
✦概念釐清:
|
用法 |
中文意思 |
|
Bank balance |
帳戶餘額(你還有多少錢) |
|
Credit card balance |
信用卡未繳金額(你還欠多少錢) |
*Balance =「結算結果」。不是靜態的平衡,而是動態的你和錢的關係。
【例二】Statement:不是「說出來」,而是「寫下來的錢的記錄」
看到這句話:
“Please send me your latest statement.”
千萬別誤以為是要你講話。
在金融裡,statement = 對帳單、明細表,是錢的流動紀錄。
✦常見用法:
*Statement 是「讓錢開口說話」,而不是讓你發表看法。
【例三】Credit:不是誇你有信用,是你能借多少錢
你看到:
“Your credit limit has been increased to $15,000.”
是不是覺得有種「公司認可我」的感覺?
其實這不是表揚,而是你能借的上限提高了。再看一句:
“You still have $4,000 in available credit.”
意思是:你還可以刷 4,000,不是你有 4,000 現金。
✦ Credit 的多重身分:
|
用法 |
中文意思 |
|
credit limit |
信用額度(最多可以借多少) |
|
available credit |
可用額度(還可以借多少) |
|
credit history |
信用紀錄(借了有沒有還) |
|
store credit |
商店購物金(不能領現,只能用) |
* Credit 不只是「信任」,而是「你能運用的金錢資源」。但也代表你有還款義務。
【例四】Interest:不是興趣,是錢的「時間代價」
如果你收到:
“You’ll be charged interest starting next month.”
不是公司對你有「興趣」,而是提醒你:
你不還錢,就要開始收利息了!
✦概念釐清:
* Interest 是「用時間換錢的代價」,不是想做的事,而是不得不付的費。
真正的語言力,是理解概念,而不是直譯字面
這些單字你都學過,也背過,但你不一定真的「用對」過。
因為在金融世界裡,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而是概念的容器。
當你用錯,不只是英文錯,而是對整個財務狀況的理解出了偏差。
而這就是為什麼,在 AI 時代你更要學英文——
不是為了翻譯字,而是為了聽得懂專業語境、說得出概念脈絡,做出正確判斷。
這才是職場真正需要的語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