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外國老闆聊天?不是講話,而是搭橋
──從 Small Talk 開始建立信任感的英文練習
"How was your weekend?"
這句話對台灣上班族來說,也許像是考試開場白,但對外國老闆來說,卻可能只是個小小的問候、一次輕鬆的「暖身」。
在西方職場文化裡,Small Talk(閒聊)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種社交潤滑劑,是進入工作主題前的默契建立。
但對很多台灣人來說,這卻是國際職場中最難的一關。
「我不是不會講英文,我是不知道要講什麼」,這是很多台灣人的心聲。
很多科技或金融背景的專業工作者,在開會或簡報中英文都表現得很好,但一到需要閒聊的時候,就突然語塞。
原因不是英文不好,而是:
但在外商或跨國團隊裡,Small Talk 的角色其實更像是一句潤滑語言的密碼:「我不是來挑戰你,我是來合作的。」
Small Talk 是建立信任感的「非正式履歷」
一位任職於矽谷的台灣工程師說:
「每次 Weekly Meeting,我的美國老闆都會跟我聊兩句運動、假日或孩子的事。前半年我都只會回『Oh really? Nice.』但後來我發現,那兩分鐘的閒聊,決定了後面一小時的氣氛。」
Small Talk 的目標不是聊出結論,而是「讓對方知道我是一個可以一起工作的人」。
和外國老闆 Small Talk,怎麼開場不尷尬?
以下是幾個自然的進場方式,不用太多語言負擔,也不怕開錯頭:
1. 輕鬆問候+生活觀察
“How’s your week going so far?”
最近一週過得如何?
“I heard it’s getting really cold in Boston. How’s the weather over there?”
聽說波士頓最近變很冷,那邊天氣還好嗎?
Key:你不需要真的知道對方在哪,問「天氣」是最萬用的暖身話題。
2. 以週末/假期為契機
“Did you have a good weekend?”
週末還不錯嗎?
“Any fun plans for the holiday?”
假期有什麼有趣安排嗎?
Key:美國人會聊週末,就像台灣人會問午餐吃了沒。不是為了知道,而是為了開場。
3. 觀察對方的背景/嗜好
“I noticed the guitar in your background — do you play?”
我看到你後面有把吉他,你會彈嗎?
“I saw your dog walk past the screen earlier — what breed is it?”
剛剛看到有隻狗走過,是什麼品種?
Key:視訊背景其實就是小型社交履歷,只要你敢觀察,就有話題。
不想太做作?用「回應句」就夠了
很多人以為 Small Talk 就是要主動聊天,其實更重要的是「會回應」,並且讓對話不死在你這一手。
以下是一些簡單又自然的延伸句:
(情緒回應) That sounds fun / crazy / intense!聽起來真有趣 / 誇張 / 忙碌!
(表達興趣) I’ve never tried that — would you recommend it?我沒試過,你會推薦嗎?
(展現開放) I’ll have to check it out.我改天也來看看/試試看。
練習讓人「想跟你說話」
很多台灣人以為:「我專業就好,不需要閒聊。」但在跨國職場裡,專業是基本,可親、好聊、溝通順暢,才是合作關係中的加分項。
尤其對外國老闆來說,如果你永遠只是回「Fine, thanks.」或「Nothing much.」,你不是語言太差,而是失去了建立信任的機會。
所以,下次開會前,如果老闆丟出一句 "How was your weekend?"
不要只說 “Good.”
你可以這樣回:
“Pretty good! I took my kids hiking — the weather was perfect. How about you?”
它會讓你多了一個重要印象:你是個可以聊聊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