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懂≠語感懂,金融英文要練的是「讀空氣的能力」。

字面懂語感懂,金融英文要練的是「讀空氣的能力」。

——分析師都在聽哪些英文細節?

 

每一季財報公布,最讓分析師緊盯的不是 EPS,而是——Earnings Call(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話中有話」。

不誇張地說,這是高階主管用英文「試圖安撫投資人」的公開對話
你可能聽懂字面意思,但真正的投資人會聽出語氣裡的轉向、保留、甚至警訊。

今天就來拆解幾句你以為聽得懂,實際上藏玄機 earnings call 常用語:

 

 1. “We’re cautiously optimistic.”

表面意思:我們是審慎的樂觀主義者
潛台詞:我們其實不敢保證什麼,但也不想嚇到你

更自然說法:
「雖然有不確定性,我們還是看正面發展。」
這是最常見的「不保證但也不否定」句型。

 

 2. “We don’t have full visibility yet.”

表面意思:我們還看不清楚後續情況
潛台詞:現在市場怎麼走,我們也說不上來,請別追問細節

更自然說法:
「短期內走勢仍待觀察,我們將持續關注動態。」

記得,「visibility」在財報英文裡指的是「預見性」,不是「能見度」。

 

 3. “We’re seeing some softness in demand.”

表面意思:需求出現疲軟
潛台詞:銷量不好,但我們不想說得太直接

更自然說法:
「近期需求趨勢較為疲弱。」

 除了 softness,還有 headwinds(逆風), slower momentum(成長勢頭減弱), muted growth(成長有限)成長勢頭減弱 都屬於委婉說「表現差」的術語。

 

 4. “We’re adjusting our cost structure.”

表面意思:我們在調整成本結構
潛台詞:我們在裁員(或已經裁了)

更自然說法:
「我們正優化資源配置與營運效率。」

 若你聽到這句再搭配 operational efficiencystreamlining, 很可能代表組織重整或裁員。

 

 5. “We’re focused on long-term value creation.”

表面意思:我們專注於長期價值
潛台詞:這一季很糟,請大家別只看短期

更自然說法:
「我們仍致力於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此句常在績效不佳時出現,是管理層安撫市場常用語。

 

你聽的是英文,別人聽的是風向

要真正聽懂 Earnings Call,不只是英文聽力,更是「金融語感」。
這些話術背後的玄機,決定了你能不能聽出: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