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的是「米」,不是稻

文/lovelyshow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

這是從小我們被教導得耳熟能詳的兩句話,潛訊息就是:「飧」這種夕陽時才能吃到的食物,是由於農夫一清早便起身去田裡耕作才有的,而且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一定要努力耕耘勞動,才能得以溫飽。

從農事的比喻延伸到人生勵志的方向,是正面積極而且有助於社會發展的,至於發展到哪個方向,便是各自表述了。比如,今天要夠黑心騙很多人,明天才有很多錢可以花。或是,要生產很多很多產品(尤其是不需要的),才能從消費者口袋再榨出更多更多金幣。這世界所有面向都不約而同地往同一個方向奔去,就是more and more, and more。越多、越快,就越好。

至於越好的意義是什麼?可能是希望生產更多糧食,原意是為解決地球上有些人吃不飽的問題,因此花了很多時間做基因改造,大規模種植單一糧食,於是衍生基改作物因抗蟲害力強,而所謂「害蟲」也是會演化有更強抗藥性,於是又需要更多更多農藥、殺蟲劑與之對抗,於是先不說這些毒物通通最後吃進人類肚子裡,以及,因為單一種植環境生態貧乏與品種弱化的惡性循環下生長的作物的營養很有限之外。就說原先為了生產更多糧食的目的,也因為基改種子無法留種再植,需要每年一直購買,導致貧困農民因買種子而破產自殺、貧富拉鋸更大,這地球上,還是有人吃不飽,還是有人每天把大量食物倒進垃圾桶。一切,彷彿沒有出發。「耕耘」越多,沒有「越好」。

自然農法革命之父-福岡正信先生曾提出「理想稻作」的概念與實務,當別人想辦法多注水灌溉想得到更多量產時,他卻省略前期灌水的動作(所謂不勤勞),當附近稻子長得很高的時後,他田裡的稻子卻盡量壓抑稻秧,使其矮小但數量多,當鄰居擔心地問福岡先生說:「你這樣做能收割稻子嗎?」,他的回答是「稻子是收不到,但一定收的到米」。

有人笑說:人類發明太空船去月球取鈾的原因,因為到太空的火箭燃料需要鈾,就好像貓追咬自己的尾巴般玩了一下午般原地打轉。我們要問,所謂越努力不是不好或越好,而是,你知道你努力為的是什麼嗎?是粗壯高大的稻子,當風拂過稻穗那片黃金波浪的壯闊,還是實際收成可以餵養人類文明延續的米粒產量。

你問,稻子高大穗多不就代表米多嗎?這問題同樣可以拿來問企業家,年營收上億代表利潤也是上億嗎?

人類努力發明了農藥、肥料,是因為先把環境傷害了,品種生命力變弱了,所以下了這些「添加物」,實證也就特別有效果。下了化肥,但長出柔軟粗大的稻子其實是虛有其表的體弱種,也就容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因此必須不斷開發出更強大的農藥,再造就出更弱的品種,就這樣一直依賴農藥、化肥,還得灌溉、鋤地,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地力、消耗氧氣、滅絕微生物,年復一年翻動土壤降低土地活力,種植出體弱的水稻,然後再施肥、灑農藥、更多勞動,加上消費市場要更甜、更大、更漂亮的產品,結果就是把農作變成非常疲於奔命的工作。

本來四季分明,有農閒弄孫時光的農民,變成非常忙碌的責任制工作者,忙著看天吃飯、忙著在冬天種出西瓜、忙著提前上市、忙著替水果著色催化、添加甘味劑、忙著篩選出形狀一樣的果實、忙著上蠟加工以利運送不受傷有賣相;另一邊,雞農則忙著給雞吃合成飼料、生長激素,以便生產出外型像雞蛋卻完全沒有蛋味的東西。

因為現代農業,不是順應自然、取自自然的作物,而是使用氮肥、磷肥和鉀肥來合成稻米、蔬菜和水果,以這種方法種植的人,被福岡正信稱之為「加工業者」,透過所謂的技術在模仿自然產出物,看起來是來自土壤,卻完全沒有原本蔬菜、稻米的味道,而是化學肥料的合成品。也難怪現在許多老人家們總是抱怨以前的菜比較好吃,現在的菜都沒有味道,更何況那些實際的加工品:基因改造黃豆所製成的所有素料、被當做觀光財消費的特產豆干、豆花、豆奶等等,更是不知吃進肚子是何物,也許是來自某一隻鱷魚的基因也不一定。

目前有些實踐自然農法的宗教團體認為,要追尋人類的本來面目,必須從人們的飲食著手,因為正確的飲食與日常生活,才是通往正確思想和覺悟的必經之路。

因此,從正確的飲食開始,知其所以的耕耘,知其所為的努力,那粒粒皆辛苦的忙,也就不致於白忙一場。

我問,人究竟是為了什麼到這個世界的呢?

福岡先生提起了一個在電車上聽到的對話,一個小女孩問母親的問題:「媽媽,我生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上幼稚園嗎?」

畢竟,我們要的是米,不是稻。是人類找到與世界自在相處的結果,不是照表抄課、似是而非的「現代」方法。這個連小孩都知道荒謬的例子,不知道是不是有直指人心的功效呢?

參考資料:
福岡正信,《一根稻草的革命》,2013/01/01出版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5年2月號
訂閱雜誌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