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翻英用直譯不好嗎?從「脫褲子放屁」的英文說起

我從網上看到了一段英文的視頻,在嘻笑和讚嘆聲中,想到了詞語翻譯的問題。

金球獎女主角:別再叫我「羅莎蒙‧派克」

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是英國的知名演員,美國時間2021年2月28日,榮獲了第78屆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的最佳女主角。她的英國伴侶熱愛中國,從零開始自學中文,無師自通。孩子從小就跟著爸爸學,中文說得既流利又道地。「裴淳華」是伴侣給她取的漢名,她不只喜歡,甚至要求中文媒體採用,不要再使用音譯名「羅莎蒙‧派克」。

金球獎頒獎前的2021年2月19日,她上了英國的喜劇性談話節目《葛瑞恩‧諾騰秀》(The Graham Norton Show)。主持人葛瑞恩‧諾騰知道她家裡的中文氛圍,了解到她也在學中文,希望她能講兩句。她便把孩子教她的搬出來,字正腔圓地介紹了「脫褲子放屁」,並把它直譯為「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

英文版的脫褲子放屁,為何深受西方人歡迎?

節目現場隨即爆出了笑聲、掌聲、和驚呼聲。主持人也樂壞了,說中文能有這樣一個動詞,真是讓人愛死了。裴淳華從不同的角度舉例,藉以解釋這句中文,意思差不多就是做了多餘而不必要的事,多此一舉。主持人豁然開朗,說這就像是「培根上的奶油」(butter on bacon)。在座的嘉賓笑聲連連,點頭如搗蒜,似乎深得其味,覺得既有趣又貼切。裴淳華又以中文反覆說了幾次「脫褲子放屁」,咬字標準,聲調正確,比大多數華人都說得好。她適時輔以直譯的「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讓大家能明白這句中文字面的意思。最後建議大家,如果想學一句中文,這句不錯,很好用。

「脫褲子放屁」略顯粗俗,另有一個比較文雅的「畫蛇添足」,二者語義接近,都指多此一舉,沒有必要。「脫褲子放屁」的英文,可以找到現成的慣用語套用,譬如「to gild/paint the lily」(字面「給百合花鍍金/著色」),或「to over-egg the pudding」(字面「在布丁裡加太多雞蛋」)。節目主持人所說的「butter on bacon」(字面「培根上的奶油」),或加了動詞的完整版「to put butter on bacon」(字面「在培根上塗奶油」),這兩個也都可以,不過知名度似乎相對不足。

中文直譯成英文,其實更活潑獨特

然而裴淳華在節目中介紹的金句,卻讓我們驚覺,中翻英有另一種可能性,長久以來都不受重視,甚至遭到壓抑鄙夷,那就是直譯。裴淳華直譯了「脫褲子放屁」,因為比喻獨特,意象鮮活,生動傳神,結果反而讓人拍案激賞。 

中翻英的時候,老師都教我們要到英文裡找答案,英文必須道地,中式英文要避免。如果英文裡找不到完全相符的,那就找最接近的。如果連最接近的也不可得,那就盡量想辦法。無魚,蝦也好。不求漂亮的高分,但求及格過關。

此乃妥適之中道,是行之有年的標準作法,是跨文化溝通的穩定基石。然而語言是活的,有彈性也有創造力,倘若一味按標準來,恐會讓語言缺氧,喪失彈性,抹煞本該有的創造力。

明星加持,“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成為當紅流行語

節目播出的隔天,《葛瑞恩‧諾騰秀》在自己的YouTube官方頻道推出了2分鐘的相關視頻,標題是《裴淳華的孩子教她用國語說「脫褲子放屁」》(Rosamund Pike’s Kids Taught Her To Say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 In Mandarin),在我寫這篇文章的2021年3月初,已經有30多萬的觀看次數,很受歡迎。

世事難料。這「脫褲子放屁」的直譯「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橫空出世,語言獨特,生動傳神,加上明星效應,節目熱播,說不定會廣受英語人士喜愛,爭相模仿,見機使用,最後在英文裡安家落戶,進入權威詞典,成了「to gild/paint the lily」、「to over-egg the pudding」的同義詞。

把「脫褲子放屁」直譯為「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當然不是裴淳華的獨創。中英雙語在彼此交流時,早就有人做此嘗試。然而經我查證,另一個版本的「to take off your pants to fart」似乎更為常見。

long time no see、to lose face都是直譯的經典例子

把中文的說法直譯成英文,最有名的當屬「好久不見」(long time no see)。這個招呼語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洋涇浜英語(Chinese Pidgin English),文法不符合英文的習慣,卻因緣際會,全球通行,許多人朗朗上口,英文詞典也多有收錄。

把中文直譯成英文,另有一個知名的例子「丟臉」(to lose face)。這個「to lose face」是英文裡標準的說法,甚至還是專業術語,是語用學(pragmatics)的重要概念,英文詞語的聖經《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有收。

美籍華裔作家裘小龍(Qiu Xiaolong)以英文創作,其偵探推理小說暢銷歐美,作品文字的風格與眾不同,散發出獨特的新鮮感和無所不在的中國味,他的第一部小說《紅英之死》(Death of a Red Heroine)就獲得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推理獎項之一「安東尼獎」(Anthony Award)的肯定。

在這本得獎作品裡,裘小龍為了描述上海新興事物的大量迸發,修辭上捨棄了英文裡老掉牙的「to mushroom」(像蘑菇一樣地迅速增長),回歸中文同樣老掉牙的「雨後春筍」,把它直譯為「to sprout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結果這句英文居然引人矚目,被美國全國性的書評節目點名,大加讚賞,說這個比喻不落俗套,既新鮮又有詩意。

異國文化碰撞,造就獨特且活潑的「中式英文」

我們總認為,從中文直譯的英文是中式英文,是英文不夠好的展現,沒想到英語世界的觀感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把中文直譯,也能夠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成語「井底之蛙」家喻戶曉,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小塊天,用以比喻見識狹小的人。英譯「井底之蛙」,傳統上會在英文裡找答案,譬如用既有的「to see no further than the end of one’s nose」(字面「最遠只能看到自己的鼻尖」)。如果回歸中文,改採直譯,把它翻成「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是否也頗具特色?英文是朝下看自己的鼻尖,目光就這麼短淺,中文是抬頭看井口的天,世界就這麼狹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比喻,卻殊途同歸。

一個語言文化裡了無新意的陳腔濫調,移植到另一個語言文化,說不定就成了魔力十足的新穎獨特,而關鍵,可能就在適度、合理的直譯。中文母語能夠豐厚我們的英文表達,對英語人士而言,因文化差異而散發出的異國風味,可能既迷人又讓人喜愛。

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獲獎無數,堪稱武俠片的顛峰之作。片名的英文「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就是在英文框架下的直譯,一方面遵循了文法規則,照顧到了英語人士的語感,一方面也體現了不同之處,在溫和的守成中滲出謎樣的創意,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

權威詞典也收入中式英文“add oil!“、”no can do“

一些由中文直譯的中式英文在網上廣為流傳,如「人山人海」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你行你上啊」的「you can you up」,「給你點顏色瞧瞧」的「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不作不死」的「no zuo no die」。這些說法硬梆梆地打破了英文的文法規則,讓英語人士不知所云,挑戰了語言理解的底線,如此的搞笑之作,只能當作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話說回來,「不能行;不可以」的「no can do」、「加油」的「add oil!」,雖也是硬梆梆的中文直譯,卻又被英文認可、接納,收進了詞典泰斗OED。 

翻譯見仁見智,常無定論。語言的遞嬗演變,也可能會出人意表,有時甚至絲毫不留情面,讓鐵口直斷的專家灰頭土臉,讓教科書式的金科玉律生鏽長斑。不過適時地運用合理的直譯,譬如「脫褲子放屁」(to take off your pants to fart)和「雨後春筍」(to sprout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順著英文的規則來組織,但又沿用中文的譬喻來措詞,以低調的方式給兩個語言搭橋,做個有主體性的文化交流,這種心態和作法,應該是阻力較小,也是比較穩妥的吧?


文/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曾泰元

史嘉琳《英語思維50講》每個人的英語基本功,看課程

專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