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TM到Fintech看全球金融革命
“The only thing useful banks have invented in 20 years is the ATM.”
– 美國經濟學家 保羅·沃克(Paul Volcker)
第一台自動提款機
近來金融科技(FinTech)觀念盛行,許多科技的發展與創新,例如網路以及行動載具的應用,為金融業帶來革命性的衝擊,金融消費者也因而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但其實金融科技的觀念並非現在才有,例如全世界第一台自動櫃員機(Automatic Teller Machine,ATM,或稱自動提款機)是在1967年6月27日由英國人約翰·謝菲爾德-巴隆(John Shepherd-Barron)所發明,安裝於英國倫敦北部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的Enfield分行。
當時他是借由巧克力販賣機的概念,經過改裝設計之後成為自動提款機,謝菲爾德-巴隆後來也因此獲得英國女皇頒贈勳章。今年6月27日巴克萊銀行為慶祝自動提款機誕生50週年,也特別將當年Enfield分行第一部提款機的裝機位置換成金色外觀,旁邊放上紀念牌,並鋪上紅地毯,以茲紀念。
台灣ATM全球最密集
ATM的設立,提供民眾簡易的金融服務,除了提款、存款及轉帳之外,有些國家的ATM還提供繳費及交稅的服務。另外,隨著民眾旅遊及出國的普及,銀行也設立可以提領外幣的ATM,在香港,因為人民幣仍有資本管制,因此民眾每日最高提款限制為人民幣5,000元。
與國外相比,台灣可說是全世界使用ATM最密集、最方便的地區,目前ATM數量超過2萬5千多台,平均每10萬人分配有109台自動提款機,其中符合輪椅使用之無障礙ATM共19,173台,達全體之7成6。而且ATM的手續費也非常便宜,國內跨行提款及轉帳每筆手續費分別為新台幣5元及15元,較美國、澳州、香港、日本、韓國為低。
另外,台灣ATM除了接受金融卡外,也可接受信用卡預借現金提領,近年來更發展到無卡也可辦理一般存提款業務。比ATM更先進的是VTM(視頻櫃員機 ,Virtual Teller Machine),民眾可透過螢幕與遠端銀行員雙向溝通,讓預約開戶、掛失金融卡、申辦信用卡、舊貸戶對保、財富管理認識客戶(KYC,Know Your Customer)等業務,一機搞定。
金融科技的資安風險
當然,隨著使用的方便,ATM也成為金融犯眾的工具之一,許多金融詐騙集團會誘導民眾利用ATM匯款至其指定戶頭,也因此金管會規定每人每日非約定轉帳金額為新台幣3萬元,每人每日利用提款金額為12萬元,但民眾轉帳至11類收費單位包括稅款、水電費、瓦斯費、電信費、交通罰款、學費、信用卡款等,則不受限制。
2016年7月10日爆發一銀ATM遭盜領震驚國內,國際歹徒駭進第一銀行內部網路,並利用木馬程式遙控第一銀行ATM,讓其大吐鈔票,所幸國內治安系統很快捉到歹徒,並順利找回大部分遭盜領款項,但這件事情也凸顯資安在金融科技發展中的重要性,民眾固然要求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但資訊安全的要求也不能忽略。( 2017.8.21)
#FinTech金融科技:
FinTech是國際上最熱門的詞彙之一,新名詞帶來許多新服務,例如轉帳PayPal、支付寶。簡單來說,FinTech就是利用科技提供更低成本、高效率、高價值的金融服務。
更多關於金融英文的趨勢評論,請點: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7年9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