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

文/林蔚昀

「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和「誰是最後一個?」是波蘭排隊文化的金句(或說,曾經是)。它們出現的情境通常是這樣的:你去某個政府機構辦一項文件(或去診所看病),在辦公室(或診療室)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這時候,如果你不想排到天荒地老但是什麼事都沒辦成,你必須大聲問:「誰是最後一個?」如無意外,這時會有人回答:「是我。」然後,你必須再次大聲宣布:「那,我就排在您後面囉。」

排隊排一排,你可能會發現,你前面的人不知為何越來越多。為避免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你可以開口說(或是等旁邊的人開口):「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對方可能會說:「我剛站在這裡啊,我只是離開了一下,您可以問前面的人。」如果他沒有說謊,前面的人就會回頭證實:「對,他剛排在這裡,他有跟我說他馬上回來。」

這就是波蘭特殊的排隊文化:幫別人排隊,以及請別人幫你排隊。拜共產時代的官僚系統所賜,在波蘭洽公、看病、寄信通常很花時間(不過近幾年情況有改善了)。但是人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時,要辦的事那麼多,如果花太多時間排「一條」隊,實在是很沒效率。於是,波蘭人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法:先去A隊「卡位」,然後請別人幫忙排,趁這空檔趕快去別的地方(比如B隊)把另一件要辦的事解決,回到A隊時,剛好就輪到他了,一切無縫接軌,有如跳芭蕾舞般優雅。

排隊的盛況,在買冰淇淋的時候還是可以看到。

當然,以上描述的是理想狀況,現實生活中的排隊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你可能會遇到不想幫你排隊的人,或是等你回來你前後的人已經辦完事走了(或是跑去排別的隊!),而更後面的人又不肯承認你…或者,你會遇到許多剛剛沒在排隊的人跑來站在你前面,因為他們「只是想問一件事/拿個文件/給醫生看心電圖/進去一下子」…而他們的「一下子」有時候甚至會演變成二三十分鐘!

「你們為什麼不用號碼牌?叫號或者叫名字不是方便又簡單明瞭嗎?為什麼要搞到場面混亂,大家都很尷尬又不爽?」我不只一次問丈夫,而他的回答總是千篇一律:「唉,妳不了解波蘭人啦,號碼牌會讓他們焦慮,叫名字則會讓他們自尊心受損。」我本來以為他在呼嚨我,但是最近有一次我去看病,在候診間不斷聽到:「誰是最後一個?這到底是根據先來後到、約診時間還是號碼牌順序排的?」「都不是啦,醫生會叫名字。」「您是約幾點幾分的?」「兩點二十。」「喔,那我排在您後面。」「不用排,醫生會叫名字…」我終於相信了丈夫的話。

雖然依然充滿混亂,但是在時代進步、波蘭和其他歐洲國家互動頻繁的推波助瀾下,新的排隊文化正在形成。在這個文化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效率和秩序,也開始把一些只有波蘭人才懂的潛規則化為所有歐盟人士都能理解的、顯而易見的規矩。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很多地方都有抽號機、號碼燈、自動售票機、政府也開始鼓勵人民利用網路報稅(還有說明會呢),不要都擠到稅徵稽徵處排隊。

現在在克拉科夫隨處可見的售票機,有賣單程票和月票。

隨著排隊文化的改變,「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確實是慢慢步入歷史了 ── 或者說,至少在聽覺的範圍。因為在視覺的領域,這句話還是頗為常見的。比如說,走進書店,就可以發現以「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為名的桌遊。它的規則類似大富翁,玩家在遊戲中回到共產波蘭,要使盡渾身解數,幫自已和家人在物資短缺的年代買到想要的東西,還要保住在隊伍中的位置,不要被人擠開。

除了桌遊,一家來自羅茲(Lodz)的衣服設計廠商也以「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作為廠牌名稱,生產結合共產時代精神以及當代文化主題的T-shirt、比基尼、大衣、童裝、手提包…在波蘭銷路不錯。今天走在克拉科夫街頭,我經常可以看到穿戴這家公司出品衣飾的人,每個人都彷彿透過自己身上的衣物反覆說著「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

「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Pan tu nie stal)的T-shirt包裝。

「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Pan tu nie stal)出品的T-shirt。

脫離了灰暗現實,以多彩繽紛之姿進入流行文化的「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今後還會成為哪些商品的繆思?它們是否會引起人們的搶購,讓排隊文化以及「先生,您剛沒站在這裡。」這句話再度復興?無論如何,我想,我都是不會去排那種隊的。■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5年7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