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學英文就是要練習,不然要幹嘛?

林彥丞 Nelson
I Read: Momentum Mag, TIMES, CNN

文/潘采萱

台北SOGO敦化館有一間精品腳踏車店,代理商老闆Nelson,今年 剛滿31歲,而這個腳踏車品牌他已經營5年了。過去在班上倒數第三名、英文考試作弊的他,如今工作能運用英、日、西、法、德 五種外語,一切都要從那年紐西蘭的夏令營開始說起。

原本把英文當背景音,現在通通擠出來用
Nelson從小每逢寒暑假就被爸媽往冬夏令營裡送,經常與各式各樣的人群接觸,養成不怕生的性格,逢人就聊。他熱愛課外活動,但就是無法跟上體制內的東西。國中英文考試作弊被抓,被老師叫上台抽問考卷上的答案,他當場愣住,「非常丟臉!」。

在Nelson的成長過程中,從李麥克、馬蓋先到新超人,父母總悉心讓家裡充斥著英文,而Nelson也只是把它當做背景音樂,沒特別留心。高一暑假,前往紐西蘭參加了一場夏令營,回來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在那裡,無論出遊、用餐、搭便車、交朋友...,一切關乎英文,Nelson把十多年來從美國影集中聽過的單字都擠了出來。

有一次在登山的過程中,因為走得太快而脫隊,一陣大霧漫來,才發現自己早已迷失在深山中。不熟悉險惡地勢,前後又見不著人,他找出臨出國門前父親塞入他手中的口哨,拼命地吹,這才有人循聲而來。因為口哨而脫險,心中有話喊不出的強烈感覺卻揮之不去,第一次感受到,會一種語言有時候是生存的必要。

外語系。外語領隊。五種外語
從紐西蘭回來之後,Nelson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對於英文的興趣瞬間暴增。他看了更多的外語電影和影集,不過,這次是有意識地看,努力從中學習英文。 來到高三面臨升學選擇時,他第一次主動央求父母讓自己去補習,並且直接向校長爭取破例讓他在某些與志願科系沒有幫助的課堂上自習英文,然後,幾個月後,一舉推甄上應用外語系。

在大學期間,他考取外語導遊和領隊執照,並且開始帶團出國,也在金瓜石博物館待了一年做外語導覽,每週從台北市騎腳踏車到金瓜石。為了培養國際觀,並且實際練習英文,他大學有70%的時間都不在校內,參加許多的海外交流團,每年至少出國交流兩次。親眼見到其他國家年輕人拿起英文字典背誦、人家的校園書報攤,第一排全是外語報紙,他更清楚沒有偷懶的空間。

因為意識到語言能力的重要性,Nelson大學主修英文,副修日文,再選修了西班牙文;研究所學了法文,又申請去德國當交換學生。因此,每當他前往歐洲總部,開會時講英語;面對各國分公司同事,第一句開口就講對方母語,馬上創造好感。這些外語能力也幫助他閱讀各國媒體,永遠讀到腳踏車市場的第一手資訊,經營部落格時,也能很駕輕就熟地翻譯分享國際文章給本地的讀者。

想辦法比角色更快講出英文對白
非常重視實用主義的Nelson認為,新聞英文課讓他能有效率、廣泛閱讀國外媒體,需要口譯和書面翻譯,針對這方面修課精進,要做什麼就學什麼,針對自己的需要,最有動力。日常中,看電影時跟著對白唸很有效,無論唸出聲或在心裡複誦,唸久了就記住了。他直到現在還維持著這個習慣,看完中文字幕後,搶先講出英文對白,跟影集中的演員比快,隨時練習自己的即時口譯能力。聽西洋音樂時,儘管不懂歌詞內容,跟著唱就對了,等到坐下來翻書,讀文法和單字時,那些過去存在潛意識中的語言,突然一切都對上了。此外,千萬不要怕犯錯丟臉,因為一定要練習才會進步。■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5年10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