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真人版社群網路
前幾個月,矽谷的東灣和南灣發生連續闖空門案,小偷趁白天大家上班的時候,沿街偷了好幾戶之後才被逮捕,社區的治安問題成了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不過整體來說,美國的鄰里關係是很緊密的,鄰居相互照應,再加上令矽谷人自豪的高科技應用,體現在每天的生活之中,人情味+宅科技,構成了矽谷鄰里間的基本元素。
Neighborhood!
習慣台灣燈火通明,我剛搬來美國的時候,面對伸手不見五指,路上足以媲美德州電鋸情節,黑漆漆一片的「夜生活」,的確很不習慣。那時常暗自希望以後住的地方可以有越多路燈越好。殊不知,在美國,越高級的住宅區,晚上越暗。因為美國人重隱私。也因此,越隱密、越黑漆漆,變相的等於有錢人專屬的privacy。而在美國買房子,除了華人爸媽最關心的學區以外,評論一個地區好壞不是離高速公路近不近,而是附近治安如何、鄰居素質好不好。有時候會聽人說:「I grew up in a tough neighborhood」,可想鄰里對美國人生活的重要性。
也因為這樣強烈的社區意識,跟濃厚的對社區的「歸屬感」,有許多美國人家會把鄰居當成是extended family。猶記我自己剛搬進新家的時候,附近鄰居除了三不五時的來噓寒問暖,看看我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還送上homemade小蛋糕或是小餅乾來當作歡迎我的禮物。我本來以為這樣應該就已經搆得上敦親睦鄰的門檻了,沒想到耶誕節的時候,我門口堆滿了鄰居送的小禮物,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準備的我,嚇得那段時間都不敢去應門,深怕禮數不周,壞了大家對台灣人的印象。
也因為這樣緊密的鄰里關係,縱使矽谷這裡幾乎沒有人裝鐵窗,大家還是不改夜不閉戶,睡覺從不關窗戶的豪邁行徑。郵差送來的包裹,也就大辣辣的丟在門口。有的時候遇到剛好出差一個月,回來之後包裹還是好端端的放在門口。撇開低的隨便一翻就可以翻過去的圍牆不說,為了讓園丁可以進來清理落葉跟除草,美國人的後院基本上是不上鎖的。意思就是說,你只要隨便走到一個人家,把門上的小鐵鉤一拉,就彷彿入無人之境。乍聽之下有點可怕----想像在四處沒有路燈,黑漆漆的後院突然有個陌生人冒出來,這彷彿就是CSI 謀殺案的前奏吧!但其實不然。因為鄰里間關係緊密,通常附近只要有陌生的車子進出,鄰居間就會互相詢問是不是對方朋友的車子。有許多高級社區,鄰里之間還會組成neighborhood watch,晚上輪流巡邏,確保社區的安全。
最吸金的社區基金會在矽谷
全美國有超過700個社區基金會(community foundation),主要目的是強化社區的情感維繫,幫助有困難的民眾及企業、提供教育獎學金、舉辦慈善活動、以社區名義對外捐款等等。矽谷社區基金會(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算是矽谷這邊數一數二有組織跟規劃的非營利團體,主要關注教育、環保及醫療公益組織管理等議題,新聞上也常聽到SVCF贊助教育相關的基金會,幫助不同族裔的學生減少課業落後差距。矽谷社區基金會近年還頻頻登上全國媒體版面。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和老婆Priscilla Chan之前捐贈10億美元股票的對象,就是他們。GoPro創辦人去年也捐了500萬美元給SVCF。這或許是創業者回饋在地的表現,但也看得出來「社區」這個單位在美國人心中重要的地位。
你上Nextdoor了嗎?
除了這些鄰居間守望相助的文化,警察對住宅區秩序以及治安的維護之外,還有一個鄰里版的Facebook蔚為流行。Nextdoor,是一個2011年在矽谷成立的新創公司,2013年年底才剛拿到$60M美金的C輪投資。這個號稱社區版的Facebook在隱私設定上面,非常嚴格。你一定要拿出住在這個社區的證明,用真實姓名註冊,Nextdoor才會批准你加入這個社區的社群。也只有屬於這個社區的住戶,才能看到這個社區的新聞,跟鄰居交換生活訊息。也就因為成員都經過嚴格認證,再加上緊密的鄰里文化,通常只要在Nextdoor上面求助,沒過幾分鐘就有「真實的人」會出現提供幫助。跟Facebook上面大家通常不在同一個社區,遠水救不了近火相比,Nextdoor似乎串聯出人與人之間更緊密而強大的關係。也因此,短短幾年間,美國已經有超過四分之一(大約4萬個)社區正在使用Nextdoor。
另外矽谷的宅宅科技也不是浪得虛名。為了把機器人的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Google無人車以外,Knightscope也發明了「子彈造型」 K5跟K10機器人。這個保全機器人可以透過360度的影像拍攝技術,GPS、紅外線、雷達功能,以及溫度偵測感應器來蒐集周圍的各種環境資訊(測量氣壓啦、二氧化碳濃度啦),即時分析,最酷的是它有臉部偵測功能,如有陌生人入侵,可調閱犯罪紀錄,有效預測犯罪,並且可透過wifi連線,跟其他機器人或是控制台即時交流。想像以後如果在矽谷有這些機器人可以幫忙巡視各大停車場,甚至陪伴夜歸的女生或是小朋友走穿過陰森森的夜間校園或是街道,那大家的生活無異是多了一層可靠的保障。■
英語聯想:
hyperlocal: 前幾年美國吹起一股hyperlocal news網站熱潮,中文常翻成「超地方新聞」,請散布各鄉鎮的公民記者提供當地消息,有點像是地方樁腳東家長、西家短的概念。這種看似小眾、瑣碎的社區新聞意外受到網友喜愛,畢竟大家都很關心自家附近發生的事。文中提到的Nextdoor也可說是集hyperlocal technology之大成。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5年1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