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最新消息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英語便利店 春假優惠
 

老師,「肉搜」的英文怎麼說

作為一名英文老師,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就是學生時不時都會問,「老師,XXX的英文怎麼說?」。中翻英的問題特別棘手,學生感興趣的,又泰半是少 有標準答案的文化特色詞或是熱門流行語。這些詞語的英譯,要不從缺,要不毫無頭緒,要不連各路專家都莫衷一是。對於學生這方面的提問,我們無從 準備,無法照本宣科,每一次都是驚奇,每一次也都是挑戰。

 

一個讓老師踉蹌的問題

學生總認為老師無所不知,然而事實遠非如此。在師生面對面的場合,當教室裡眾多的眼睛凝視著我們、渴望著我們嘴裡能吐出標準答案之時,如果我們腦筋一片空白,支支吾吾甚至啞口無言,責在「解惑」的老師居然自己落得也跟學生一樣茫然無知,那種顏面盡失的 尷尬與難堪,對我們而言,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寒假已經開始。還記得去年九月剛開學,一個碩士班研究生在第一堂課就給我拋出一個問題,讓我接得踉蹌,接到手之後膽戰心驚。

 

「老師,請問『肉搜』的英文怎麼說?」

這發生在東吳大學英文系碩士班選修課「詞典與翻譯」的課堂上,我給翻譯專業的研究生講授詞典與工具書在翻譯實踐時的應用。我一進教室,開門見山就澄清幾個觀念,其中之一就是「No one is omniscient.」(沒有人是全知的)。我跟他們說,世界何其大,學問何其多,即使再天才、再博學的人,也不可能無所不知,因此掌握找答案的方法,比知道答案更關鍵,更具競爭力。

還好,他們已經先讓我打了預防針,對標準答案的渴求相對免疫,不會對我有過高的期許,所以手上這個「肉搜」的燙手山芋,我才得以慢慢處理。關於 「肉搜」,我沒有答案,心裡也沒有任何線索,腦筋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只能深呼吸一口,見招拆招。

西諺有云,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動勝於空談),在這個節骨眼上,我不能光說不練,我就藉此讓他們知道,老師並非盡知天下事,也常有不知道的時候。我打算以實際的行動,一步步帶領著同學,攜手同行,一起走進尋找答案的迷宮。

 

萬丈高樓從Google開始

「肉搜」我是知道的,但是英文該怎麼說,當時還真是沒個底,心裡的忐忑,只有自己知曉,脊背上冒出的冷汗,也只有自己感覺得到。我啟動教室裡的電 腦,登錄上網,打開投影機,降下大螢幕,好讓大家看明白,一個不知道答案的老師是怎麼找答案的。

 

我上了Google,鍵入「肉搜」,搜尋框自動向下延展,跳出相關的搭配,其中之一的「肉搜 英文」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本能地點進去,迅速跳出了相關的 頁面,置頂的是來自翻譯軟體《Google翻譯》的答案「meat search」。這個逐字翻譯的結果讓人狐疑,或恐是機器自動生成,我覺得可信度欠佳,先置一 旁,暫不理會。

往下看,看到了幾條cyber manhunt(網路搜捕)的建議,似乎比較合理,也可供參考,不過出現的網站權威性略顯不足,不是臉書就是部落格,而且與肉搜 的內涵似乎有些差距,我也先擱一邊,稍後再說。

再往下移動一些,《維基百科》的「人肉搜尋」就閃進眼簾。過去,《不列顛百科全書》(舊稱《大英百科全書》)獨霸傳統的知識界。近十餘年來,《維基百科》取而代之,成為網路時代的不二選擇。柳暗花明,有來源可靠的網站,我心中暗自竊喜。

「肉搜」是「人肉搜尋」的簡稱(大陸稱「人肉搜索」),維基的詞條內對人肉搜尋的名詞由來、發展簡史、肉搜流程、法律問題、著名事例等,做了精簡扼要的說明,讓我們在短時間之內,對此就有了全面而深入的掌握。

 《維基百科》另一大亮點就是語言切換,這對翻譯實務有著莫大的幫助。在「人肉搜尋」這個詞條的頁面左下方,「其他語言」的區塊羅列了眾多的語言選擇,「English」欣然在目。中翻英的答案,幾乎只剩一鍵之遙,呼之欲出。

我毫不遲疑,點選「English」,頁面立即切換到英文的「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詞條正文第一行 就開宗名義,以漢字、拼音為註,說這個英文詞語 就是中文的「人肉搜索」。這個英文的詞語在內文又作「human flesh search」,文中所述,全是人肉搜尋的各個面向,且似乎偏重大陸的情況。

然而「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的這個條目是 「人肉搜尋(引擎)」的直 譯,性質跟之前的「meat search」相仿,這樣的逐字翻譯還是啟人疑 竇,我的心又涼了半截。我往下續讀幾行,看到了「It is similar to the concept of doxing」(它與doxing的概念類似),眼睛頓時為之一亮,聲音也隨之高亢了起來。更令人欣喜的是,doxing這個詞有個超連結,點進去之後,是個詳述西方世界「肉搜」的英文詞條。我難掩內心的激動,轉身驚呼「Eureka」(我找到了)!我這一叫,同學紛紛面面相覷。

 

運用雙重來源確認

為了雙重確認,避免仰賴單一來源,我打開另一個網頁,再利用當代英語權威的《線上牛津詞典》 (Oxford Dictionaries Online)求證。我在詞典的搜尋框鍵入doxing,敲下輸入鍵,螢幕出現了動詞原形的 dox,定義如下:

Search for and publish private or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about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on the internet, typically with malicious intent. 在網際網路上搜尋特定個人的私人訊息或個人可識別資訊並加以公開,通常是懷著不良的意圖

沒錯,英文的dox就是中文的肉搜,有維基和牛津的雙重保證,確認成功。

牛津在dox的詞源裡進一步解釋,說這個dox由docs轉寫而成,docs是doc的複數,而doc則是document(文件)的截短形式,也就是說,追本溯源,dox的本 義就是「眾多文件」。英文的肉搜,重在當事人的各種文件檔案,中文的肉搜,強調的是手段方法(早期是仰賴人工搜尋),殊途同歸。

答案乍現,皆大歡喜。原來,肉搜不是華人社會的網路文化所特有,在英語世界也可能鋪天蓋地。肉搜的英文,道地的說法是doxing(動詞為dox)。短短的10分鐘,我摸著石頭過河,試著解決問題,最終順利達陣。同學跟著我一起探索,學到了方法也得到了答案,可謂雙贏。


作者名稱:曾泰元,東吳大學英語系副教授

更多「語國一方」專欄文章請到:手機版電腦版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8年2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