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AI,我還要學英文嗎?
有了AI,我還要學英文嗎?
在AI能翻、能寫的時代,我們還需要「自己會說」的語言力嗎?
最近越來越多人問:「ChatGPT 都可以幫我翻譯、改 email 了,我還需要學英文嗎?」
AI 能幫你寫,卻幫你說不了話
先說結論:你不是在學英文,而是在學怎麼說服人。
AI 可以幫你整理文字、潤飾語氣,但它無法替你在會議上臨場回應、在電梯裡與外籍主管寒暄、或在簡報現場靈活應對。
你仍然需要:
- 用英文做出判斷(而不是只讀懂內容)
- 即時釐清問題(而不是事後才想到)
- 清楚表達立場(而不是回去請 ChatGPT 幫你整理重點)
語言,是溝通中的決斷力。不是字句的堆砌,而是思維的外顯。
語言力,決定你能不能駕馭 AI
你越懂英文,越能善用 AI,而不是被它牽著走。
比較看看懂英文和不懂英文的人用AI的方式:
|
不懂英文的人 |
會用英文的人 |
|
中文輸入:「幫我寫一封英文信,請對方延後會議」 |
英文輸入:“Write a concise email to the client requesting to reschedule our 2pm meeting due to internal delays. Keep the tone professional and proactive.” |
|
直接貼上AI產出,無法判斷語氣是否合適 |
依情境微調語氣,確保語用自然得體 |
|
無法判斷AI品質,只能照單全收 |
有能力快速校正、強化內容品質 |
AI 不會讓你「不用學英文」,它只是讓「會英文的人」更強大。
有三件事,是 AI 做不到的
1|做決策時的語言敏銳度
跨部門溝通時,一句話的語氣、動詞選擇、語序,往往決定對方的接受度。
AI 不會知道何時該說 I recommend,何時該說 I’d suggest we explore…。但你會,因為你了解脈絡,也懂人性。
2|臨場表達的邏輯與風格
簡報、面試、review,真正吸引人的從來不是你用了多難的單字,而是:
- 你能不能一句話說出重點?
- 你能不能邏輯清晰、語氣得體?
- 你能不能快速組出一段有條理的說明?
這些能力,只能靠開口練出來。
3|從英文吸收世界的能力
當你能直接閱讀 Harvard Business Review、The Economist、WSJ,你會發現——世界上最前沿的趨勢與思維,都先用英文出現。
AI 能翻譯,但無法替你消化。真正的吸收,來自你自己讀懂、理解、內化。
所以,我們該學什麼樣的英文?
不是考試用英文,不是 impress 人的花俏英文——
而是邏輯清楚、有說服力、有行動力的工作語言。
三個實用練習方向:
# 用英文寫會議記錄,不靠翻譯
✦ I’ve summarized the main action items as follows:
➤ 我把主要行動項目整理如下
# 開口說出觀點,邏輯清楚
✦ I believe Option A is more scalable because…
➤ 我認為方案 A 的擴展性比較好,因為…
# 與 AI 協作,而非依賴
✦ You prompt better when you know what good English sounds like.
➤ 你越懂英文,越能叫 AI 做出你要的內容。
結語:真正的競爭力,是你說得出的那一段話
真正厲害的,不是完全不靠 AI,
而是你能整合 AI,快速思考、清楚表達。
這才是「人的競爭力」。
所以,當你下次再問自己:「AI 會英文,我還要學嗎?」
請記得——真正該問的,是:你有沒有學會 AI 不會的那一塊。
| 加入Line好友 | ![]() |
-- 作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戒掉爛英文」是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源自於商業周刊上的專欄。我們常常接到讀者的意見是: 「那錯誤,簡直就是在講我啊!」栩栩如生的錯誤!假如你上班或生活上用得英文,這些錯誤聽起來是不是像極了老朋友,熟悉得不得了?確實,這些錯誤大部份都來自於實體教學,在一對一教學過程中,很仔細地記錄、分類、整理下來的。我們不斤斤計較英文的錯,而在每一個錯誤裡,找到驚喜,然後放心。

擔心生理健康,心理卻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