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腳是印度文化密語
文/印度尤
「為什麼大家要一直往前撲啊?」剛來到印度時,無論是拜訪朋友、參加婚禮還是出席各式活動,都會看見印度人突然彎下腰,單手或雙手去碰觸某人的腳;有些更周到的,甚至會用頭去碰觸對方的腳尖,又或在跪下來摸了對方的腳後,再用手碰觸自己的額頭或胸口。滿頭霧水的我才從印度友人口中得知,這是印度的Charan Sparsh傳統。
Charan在印地語(Hindi)中代表腳,Sparsh則有碰觸之意,Charan Sparsh顧名思義也就成了印度普遍表達最高敬意的「摸腳文化」。
千年摸腳文化的全方位身體力行法
無論是見到長者、智者、宗教領袖、老師、父母或是前輩等,印度人都會幾近反射性地彎腰前傾,碰觸對方的腳用以表示對其經驗與智慧的敬意。
而彎腰、跪下和壓低自己的身體,則代表著致敬者身為後輩的謙卑與微小,不足以與對方平起平坐,甚至只能與對方的腳為伍。
印度的經典中,也記載了這個沿襲千年的「摸腳文化」,在《摩訶婆羅多 (Mahabharata)》史詩與吠陀六大經典中的《阿達婆吠陀 (Atharva Veda) 》都可以看見記載。碰觸長者的腳,會讓你得到祝福並變得更強大有力,除了是尊敬長者的智慧外,更象徵著智慧的傳承,將這些智慧與經驗綿延至下一代。
長輩回禮--摸摸頭:祝福你快樂長壽
長者會在晚輩碰觸自己的腳時,輕輕地用手掌摸一摸晚輩的頭作為回禮與祝福。他們通常會說Khush Raho或是Ayushman Bhav,這兩個祝福語分別代表快樂和長壽。對女生,還有另一個更傳統的祝福語Shat Putrawati Bhav,意指 「願妳成為100個兒子的母親」,不過這個祝福語隱含重男輕女以及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隨著社會的變遷與女權意識的崛起,現在已經較少使用。
富文化情感的禮儀,讓國際外交更柔軟
摸腳文化不僅是印度人生活中基本禮儀,在政治與外交場合上,也成了別具象徵意義的舉動。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去年聖誕節突然造訪巴基斯坦,這是印度總理睽違十年首次訪問巴基斯坦,也成為印巴宿敵關係破冰的大膽舉動,在國際間轟動一時。不過除了印巴兩國元首的互動,印度媒體特別注意到一件「大事」--莫迪向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 (Nawaz Sharif) 的母親行了「摸腳禮」。
這個「摸腳禮」除了代表莫迪對巴國總理母親的敬意,也被視為莫迪柔軟的外交作風,與謙卑的政治姿態。雖然並非領導人間的官方互動,但對於當時因為恐怖攻擊、領土爭議以及宗教衝突而關係緊繃的兩國而言,具有相當重要的象徵意涵。
現代「摸腳隊伍」大家一起玩蘿蔔蹲
直至現在,「摸腳禮」在印度各場合都還是相當常見的「必備禮儀」,仔細觀察也能看到各種「你來我往」的有趣互動。有時晚輩才有了前傾蹲下的 「預備」動作,長者就立刻扶著他的肩膀,要他別行此大禮;有時長輩也會跟著彎下腰來,表示承受不起的客氣之意;有時現場出現了重量級人物,更會出現一長串的「摸腳隊伍」,一個又一個輪流著你蹲完摸腳換我蹲,像是在玩「蘿蔔蹲」遊戲一樣;更有些調皮的印度人會以此作為玩笑,故意佯裝要觸碰朋友的腳來「尊敬」對方,用來調侃與幽默一番。
若來到印度,看見印度人用頭或手去碰觸長者的腳,可別太驚訝!入境隨俗,若有機會拜訪印度人家,也千萬別忘了對其家中長輩行摸腳禮,這可是會讓你瞬間變成一個非常「得人疼」的晚輩唷!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6年10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 |
喜歡以跳躍代替行走的人,走在磁磚路上會踩在框框裡的人,常被說是怪咖而自己也覺得自己滿怪的人,喜歡冒險和異鄉的人,很會寫鏡射字和倒反字的人,住在印度新德里的台灣人,現職中文媒體駐印度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