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場平權,還有一個鞋跟的距離
日文「鞋子」跟「痛苦」只有一線之隔
日本女星石川優實在今年(2019)年初,以自身在殯葬業被公司規定穿5到7公分高跟鞋工作的經驗,在網路上發起了#KuToo運動 (以對抗性騷擾流行的#MeToo為發想基礎,連結日文鞋子「kutsu」跟痛苦「kutsuu」的造語),要求日本政府禁止企業強制女性員工穿高跟鞋的規定。
這個請願連署活動,源自於石川優實對穿高跟鞋工作的兩點疑問:
- 同樣職務之下,為何男性可以穿平底鞋,女性卻必須穿高跟鞋?
- 在高跟鞋會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對人的健康有害的情形下,為何仍以「禮貌」為優先考量?
6月初,石川優實獲得了1.8萬人連署支持,她將請願結果送交*厚生勞動省。而後在國會上,日本厚生勞動大臣根本匠表示,職場上對女性穿著高跟鞋的期待是「必要且適當的」。這項發言顯示,目前日本政府並沒有打算推動相關法規,改善高跟鞋讓女性職員受苦的工作狀況。
縱使如此,#KuToo引發的話題仍在持續延燒,石川優實也沒有放棄推廣#KuToo運動,截自今年7月底,連署活動已獲3萬人連署。底下帶大家看看#KuToo運動,在日本引起的社會效應。
*厚生勞動省:日本政府機構,主要負責推動日本醫療及健康政策、勞動相關政策、社會福利政策等,並沒有能單一對應台灣政府的部門。
#KuToo運動引起Twitter戰爭
#KuToo運動受到媒體大量報導後,不少有切身之痛的女性站出來,向大眾表達穿高跟鞋工作造成的不良影響,但也有一派人認為,穿高跟鞋就是社會禮儀,目前還不應該改變。
實際上,詢問筆者身邊的日本同事後,對方表示她自己也將高跟鞋視作職場禮儀,但實際上,穿著高跟鞋通勤、見客戶真的很辛苦,所以她都會另外準備一雙鞋子,特別為了走路時能替換。看到媒體對#KuToo的報導,她也感同身受,只是她說道,可能現在的日本還沒有辦法改變。
除了正反兩方的激烈論戰外,#KuToo的官方Twitter上,還不時會看到「不爽不要穿,辭職當老闆最快」,這樣坐壁上觀的發言,甚至對發起者石川優實做無意義的人身攻擊,將她從事寫真女星的職業拿來大做文章,嘲笑她身處物化女性的產業,卻來搞女權運動炒知名度。根據日本媒體報導,這些都讓石川優實承受巨大壓力。
影片「男性穿高跟鞋的一天」衝到153萬觀看
#KuToo運動持續推進,有位日本男大學生以此為企劃題材,實際穿上高跟鞋,挑戰搭車到台場玩一天!這個影片在Twitter引發話題,目前已累積153萬觀看人數,YouTube影片也有20萬觀看數。
影片爆紅之後,拍攝團隊受到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這次體驗之前,他覺得#KuToo運動與身為男性的自己毫無關聯,但親身感受高跟鞋帶來的不適及傷害後,他意識到男性或許在這樣的社會禮儀背後推了一把,便開始覺得自己不該置身事外。
從這些言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社會的價值觀縮影。或許就如同筆者的同事所言,日本還不到改變的時候吧?
影片:〈ユーチューバー男子がパンプスを履いてみたら水ぶくれに… 動画が140万再生の反響〉
「履くのが辛い」と嘆かれてるハイヒールは本当に辛いのか?
— しらいしかえで (@tope_kaepe) 2019年7月4日
全く履いた事ない俺がヒールで1日過ごしてみる動画です👠
フルサイズ👇https://t.co/cmxUMjt9O0#KuToo pic.twitter.com/oSDKD3K2Ob
女經理說:3-5公分的高跟鞋叫做「禮貌」
我過去在一間職場文化偏傳統的日本廣告代理商工作。當時,公司對於改善女性的職場不平等待遇,可說是不遺餘力,但就我的觀察,這些援助多半針對步入家庭的女性,幫助她們取得工作及家庭之間的平衡(例如產假、產後復職、時短工作、育兒津貼等),然而,實質改善職場性平待遇的措施,還是比較少。
另外,公司還會邀請管理階層的女性職員舉辦講座,分享身為女性該如何在職場勝出的經驗,但這些經驗分享,卻讓我看出日本職場的繁文縟節及性別不平等的影子,講師的建議往往有些傳統,甚至令人疑惑。
例如,有位講者表示:「女性上班一定要穿高跟鞋,高度必須要有3到5公分才不算失禮。」社長聽了後,笑得像發現了一片新大陸,社長表示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但認為這樣的規定背後一定有其道理,當下就向全公司的人說,希望每位員工都能注意自己的服裝儀容。
無法認同這樣想法的我,立刻上網查詢日本職場必須穿高跟鞋的理由,卻遍尋不著任何可以為其背書的實質原因,搜尋來的文章多只用一句「禮貌(マナー)」籠統帶過。
「又是一個以禮貌為名的束縛!」當下的我心想。
文化衝擊還是歧視,連台灣人也分不出來
時代一直在改變,挑戰舊有價值觀的思潮也不斷出現,很多事情也很難斷言孰是孰非,就像筆者來日本工作多年,偶爾也會分不清楚自己感受到的不舒服,是因「歧視」而起,還是只是單純的「文化衝擊」。
觀察日本社會對#KuToo產生的各種反應,以及政府官員的表態,會發現這個運動的訴求,目前還未達成社會共識。然而,透過正反雙方在網路上的論戰,及後續引發的社群效應,相信能讓更多人從漠視,到對這個運動有所反思,進而產生漣漪、造成變化。
文/ 瓶顆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9年9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 |
是個在日本廣告代理店奮鬥的女子,無聊就喜歡寫寫字畫畫圖,除了會在個人粉絲頁YUNIQUE上,以插畫及照片跟大家分享我的生活趣事外,偶爾還會出沒在致力於介紹日本職場大小事的網站「Worklife in Japan」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