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以為寫信給老外,其實是在寫給 ChatGPT
AI 時代的英文寫作:人味 vs. 機器味,你能分出來嗎?
今年年初,有個台灣工程師在 Reddit 網站上抱怨:「我寫了封超誠懇的英文信,結果對方回信只有一句:Noted with thanks. 我是不是被 ChatGPT 已讀不回了?」
這可不是玩笑。現在,我們在工作上收到的許多英文 email,可能都不是真人寫的。
英文寫作正在「AI 化」:你不再寫給一個人,而是寫給一個 prompt
從 Gmail 的自動補全、Notion 的 AI writing assistant,到 LinkedIn 的推薦回覆語句,我們的英文越來越像「公式」。你可能常看到這些句型:
- Just following up to check if you’ve seen this.
-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 Happy to discuss further.
句子沒錯,但當整封信都是這種 AI 式英文,讀信的人可能會開始懷疑:「你是寫信給我,還是在寫給 Chatgpt?」
機器味過重的信,感覺像沒人在場
我們來比較下面兩封信,哪一封比較像真人寫的?
A.
Dear John,
Just checking in to see if you had a chance to review the proposal.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hanks in advance.
(只是想確認一下您是否已有機會查看提案。若有任何問題,請隨時告訴我。先謝謝您!)
B.
Hi John,
Hope your week’s been going well.
I wanted to follow up on the proposal I sent last Friday — I’d love to hear your thoughts when you have a moment.
If there’s anything that’s unclear or needs adjustment, happy to tweak it.
Talk soon,
– Emily
(希望你這週一切順利。我想跟進一下上週五寄出的提案——有空的時候很想聽聽你的想法。如果有任何不清楚或需要調整的地方,我很樂意修改。)
再聊!
A 很「專業」,但像是從模板貼出來的。B 沒有漂亮的單字,但有節奏、有互動,讓人知道「這是寫給我」的信。
怎麼在 AI 時代,寫出「有溫度、有區辨度」的英文?
不要只「用對字」,要「說對話」
不要只追求正確語法。想像你在說話,讓句子有節奏、有語氣:
-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 改成“Happy to clarify anything — feel free to shoot over thoughts.”
別怕放入你「人」的語氣
- 加一句「Hope the product launch went well」比什麼都不說來得真誠。
- 結尾不總是 “Best regards”,有時 “Talk soon” 更貼近。
AI 會寫「標準英文」,你要寫「人味」
標準是起點,但你可以更進一步:針對對方狀況提問、加入 context、用自己說話的節奏。
AI 的語言能力會越來越好,但這也代表一件事:真正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語言能力本身,而是語言背後的思考與關係建立能力。
所以,下一次寫英文信時,問問自己:
「這封信,是寫給人,還是只是寫得很正確?」
別讓你的英文,看起來像 prompt。讓它看起來像你。
加入Line好友 | ![]() | ![]() |

「戒掉爛英文」是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源自於商業周刊上的專欄。我們常常接到讀者的意見是: 「那錯誤,簡直就是在講我啊!」栩栩如生的錯誤!假如你上班或生活上用得英文,這些錯誤聽起來是不是像極了老朋友,熟悉得不得了?確實,這些錯誤大部份都來自於實體教學,在一對一教學過程中,很仔細地記錄、分類、整理下來的。我們不斤斤計較英文的錯,而在每一個錯誤裡,找到驚喜,然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