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服務他人是你住地球應該付出的租金。」– 穆罕默德‧阿里 (拳擊手)
"Service to others is the rent you pay for your room here on earth." -- Muhammad Ali, Boxer
文章搜尋
英語島Newsletter
天天閱讀英語島,在這裡感知世界,汲取英文的養分。
專欄最新文章
其他專欄
波蘭製造 -- 林蔚昀
林蔚昀,1982年生,台北人。英國布紐爾大學戲劇系學士,波蘭亞捷隆大學波蘭文學研究所...
Online Library -- 線上圖書館
英語島上有創業家,設計師,文創人,科技人...,每個月品嚐他們的私房英語知識庫。...
台灣老妹在新加坡。相信幽默跟品味可以翻轉世界,雖然常被說不好笑跟你穿的是睡衣嗎。...
世界精神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很多人問我們,你們在做什麼?我說,我們做「世界觀教育」。有人似懂非懂,什麼叫做「...
波蘭大小事 -- Stefanie
到了波蘭兩年,依然被波蘭深深吸引著。在台灣很挑食,在波蘭任何能吃的食物都來者不拒...
伊拉特的春天 -- 吳維寧
30歲到以色列自助旅行,做人生的第一次冒險,像愛麗絲一樣墜入奇幻世界。境中苦痛的種...
一張圖搞懂 -- 一張圖搞懂
2017年1月開始,英語島固定每月出版兩本雜誌,一本是「英語島」,另一本是英語島的spi...
回不了家的野熊 -- 2017-10-06
東南亞情歌 -- 梁東屏
前中國時報東南亞特派員,二0一二年退休,現為香港亞洲週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
科技英文 -- 鄭緯筌
臺灣新竹市人,目前定居臺北,擔任專欄作家、企業講師與網路顧問。曾任風傳媒產品總監...
斜槓媽媽在歐洲 -- Carol Chen
凱若Carol Chen,在台灣出生成長,目前旅居歐洲。 創辦歡沁國際Celebration Worldwid...
3 min business -- 李宜臻
此專欄一篇提供一個理論,只要閱讀3分鐘,就能實際運用在生活。 ...
The Best 10 Apps -- 英語島編輯室
我們常以滑手機填滿通勤、午休、還有許多面面相覷的尷尬時間,這些時間加一加,一天也...
來自商業背景的打工仔,因緣際會在中美洲長期出差,說西語的頻率快比英語高,在海拔15...
英語島跨文化系列講座 -- 英語島編輯室
從2018年開始,英語島每個月推行一次跨文化系列講座,主打「沉浸式」學習環境,讓英文...
巴黎不打烊 -- 何桂育
在法國唸書、工作、有家庭至今已經過了十幾個年頭。工作是一位設計師,為法國許多的品...
Money的3大進化史 -- 2019-01-10
$的說明書 -- 英語島編輯室
英語島1月號專題--【$的說明書】 最近的關鍵字「貿易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似是這...
中東有矽谷 -- 林梓聖
不務正業的財金系畢業生與典型射手座,閒不下來以致終年勞碌命,但樂此不疲。撲通跳進...
經典演講 -- Speakers
英語島雜誌每期經精選一篇名人的經典演講,有的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有的改變了某些人...
在日本關西留學的台灣人,大學時主修日文,目前在傳統古都專攻現代美術。身為一個零方...
跳島東南亞 -- Whats Zach
喜歡聽故事、記錄故事,講故事。熱愛新聞工作。曾任印尼Metro TV華語新聞製作人、《聯...
瑞士觀察 -- 瑰娜
定居蘇黎世。在輔大主修法文輔系義大利文,又在蘇黎世修習德文。淡江歐洲研究所時代,...
臺灣長大,北京互聯網工作的陸漂一名,漂齡八年。 好奇心強、求生欲高,想去的地方不...
過土耳其日子 -- 土女時代
They call it chaos. We call it destiny. 曾有人用"They call it chaos; we call it...
偽歐洲人閒晃札記 -- 偽歐洲人閒逛札記
Surya、PTJ、Zoe,三位在歐洲的臺灣留學生。不學無術、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同樣熱...
土生土長台北人,清華大學理工科系畢業,就因為單純的不想跟別人一樣,還有高額獎學金...
曾在台灣從事網路廣告業5年,現任英國零售業電子商務經理,從最初的Executive,到後來...
在倫敦醒來 -- Yvette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歐洲文化碩士。目前全...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肄業,領域專長西周金文、戰國楚簡文字研究。因先生工作關係移...
【摩洛哥.撒哈拉行腳】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院(EHESS)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博士,...
2020 8月號 Glossary -- 2020-07-27
Glossary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單字用想的,不是背的】 有效增加自己的英文字彙量,就從我們已知的單字開始。以前...
印度小城故事 -- 陸佩芝
從小骨子裡就流著叛逆的血液,小時候不想做的事反而長大都成真,從此最大心願是不要當...
波蘭生字簿 -- 周毖君
17歲去加拿大,21歲去俄羅斯、24歲來到波蘭,26歲和波蘭老公共組家庭。目前在亞捷隆大...
芝城散步 -- 邱品儒
本業是小小律師,副業是悲觀的浪漫主義者。為了Lana Del Rey來到美利堅合眾國,有個被...
教授不點名 -- 史嘉琳
史嘉琳 Karen Steffen Chung 來自極冷的美國明尼蘇達州,從小跟爸爸學德文。高中開始...
台北俗來到美國超過十幾年,跨國住不過癮,到了美國還跨過三個州生活:從美西的Arizon...
台灣米蟲在巴黎 -- 猩猩呀吼
不知不覺在巴黎住了六年的米蟲主婦/設計師助理。常常被法國人氣死,但還是決定要好好...
非洲援外計畫及語言工作者,台北出生,政治大學英文系畢業,另通曉法文及土耳其文,深...
加拿大島民 -- 呂侑庭
小時候超討厭英文,後來卻到加拿大念英文系的怪小孩。現居加拿大維多利亞,在當地從事...
歐洲小城漫步 -- 任永慈
作者介紹: 一位來自台灣、留學法國、嫁給義大利人、定居在英國的女孩,生活中因此充滿...
為吃頭路而僑居東京的台灣女性,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假日批判。...
金融英文 -- 鄭貞茂
現任國發會副主委,曾任金管會副主委、全國農業金庫總經理、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花旗...
Read Aloud -- Teachers
英語島每月精選一條國際消息,請跟著外籍老師念出來,一邊強化記憶力,一邊建立英文語...
曼谷小日子 -- 姜立娟
曾於紐約、蘇格蘭、新加坡攻讀和從事設計研究,也曾任台灣報社雜誌記者編輯。現與另一...
語國一方 -- 曾泰元
曾泰元,台大外文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西 風歌 -- 張淑英
張淑英 現為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 (2019.08起從臺大外文系借調)。2013.08 - 2019.01擔...
促銷活動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促銷活動專區...
戒掉爛英文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戒掉爛英文」是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源自於商業周刊上的專欄。我們常常接到讀者的意見是...
英語島教學實驗室 -- 英語島教學實驗室
什麼樣的學習文章讓4萬人分享?找出中文母語的人學英文的問題癥結-可能是學校老師教錯...
Eisland -- Eisland
今天網路最紅的影片是什麼?電影對白為什麼讓人念念不忘?天天看E-island,學英文無所...
下一站,世界! -- 下一站,世界!
他是怎麼進入這間公司的?從台灣出發,下一站就是世界。...
移動辦公室 -- 沒有問題 福爾摩斯先生
在台中出生長大,大學念商科卻莫名其妙栽進科技業當產品經理。30歲那年不知道哪根筋斷...
矽谷不是美國 -- Ms. Bubble
台灣安平漁村出了一個矽谷專家,ㄟ,別搞錯了,是食衣住行的專家。第二專長是在出差的...
狂神之夢 -- Evonne
南投布農孩子們的老師,在山上每天陪孩子躺在操場看星星,躲在樹下看貓頭鷹,去年開始...
3坪半咖啡館 -- LovelyShow Huang
現任《小case咖啡》與《小case食宴室》小闆娘。 小case由從事創新科技研究與品牌管理...
SISU雪國芬蘭 -- 陳煥雅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八年前成了「愛的移民」,跟隨芬蘭籍先生移居芬蘭,育有愛女...
英語科學家 -- 李政崇
資訊工程博士,現就讀音樂所碩士班。資料科學家以及業餘男中音,曾從事科普書籍翻譯,...
文化大頑童 -- William Blythe
When younger, I was under the false but not altogether unpleasant impression tha...
行動式金錢交流 -- 2017-02-16
把中國說清楚 -- 馬諦斯
數位編輯,在上海生活、工作、六年,攝影機是我的眼睛。人人都說上海這城市是世界的發...
Solo Singer -- 馬永欣
保持謙卑、享受學習,這是人在充滿智慧的環境裡的自然反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愛旅行...
西班牙公寓 -- 胡嘎
13歲開始收藏每期世界電影,在報紙上圈電影時刻表,調鬧鐘在凌晨四點起床看。不過這次...
印度嬉遊記 -- 印度尤
喜歡以跳躍代替行走的人,走在磁磚路上會踩在框框裡的人,常被說是怪咖而自己也覺得自...
學校沒教的英文 -- 2015-03-09
J's Style Lounge -- Jasmine Chang
時尚生活部落客,有「牛仔褲達人」之稱,與許多國際時尚品牌合作撰文,目前為痞客邦化...
荷事生非 -- 荷事生非
穿梭「旁觀者」與「在地人」兩者身份間,「荷事生非」以五大主題深度介紹、討論荷蘭,...
YUNIQUE日本生活 -- 陳瓶顆
是個在日本廣告代理店奮鬥的女子,無聊就喜歡寫寫字畫畫圖,除了會在個人粉絲頁YUNIQU...
柏林的派對教主 -- 2017-02-16
柏林相對論 -- 安琪拉
先是高中填錯志願,大學莫名保送進了德文系。在公關公司打滾四年後收到國外學校錄取通...
語言能量室 -- 陳芳誼
口譯是事業也是熱情,特別擅長翻譯啟迪人心的課程與演講,服務對象從企業家李察布蘭森...
 

你以為寫信給老外,其實是在寫給 ChatGPT

AI 時代的英文寫作:人味 vs. 機器味,你能分出來嗎?

今年年初,有個台灣工程師在 Reddit 網站上抱怨:「我寫了封超誠懇的英文信,結果對方回信只有一句:Noted with thanks. 我是不是被 ChatGPT 已讀不回了?」

這可不是玩笑。現在,我們在工作上收到的許多英文 email,可能都不是真人寫的。

 

英文寫作正在「AI 化」:你不再寫給一個人,而是寫給一個 prompt

從 Gmail 的自動補全、Notion 的 AI writing assistant,到 LinkedIn 的推薦回覆語句,我們的英文越來越像「公式」。你可能常看到這些句型:

  • Just following up to check if you’ve seen this.
  •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 Happy to discuss further.

句子沒錯,但當整封信都是這種 AI 式英文,讀信的人可能會開始懷疑:「你是寫信給我,還是在寫給 Chatgpt?」

 

機器味過重的信,感覺像沒人在場

我們來比較下面兩封信,哪一封比較像真人寫的?

A.
Dear John,
Just checking in to see if you had a chance to review the proposal.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hanks in advance. 

(只是想確認一下您是否已有機會查看提案。若有任何問題,請隨時告訴我。先謝謝您!)

 

B.
Hi John,
Hope your week’s been going well.
I wanted to follow up on the proposal I sent last Friday — I’d love to hear your thoughts when you have a moment.
If there’s anything that’s unclear or needs adjustment, happy to tweak it.
Talk soon,
– Emily

(希望你這週一切順利。我想跟進一下上週五寄出的提案——有空的時候很想聽聽你的想法。如果有任何不清楚或需要調整的地方,我很樂意修改。)

再聊!


A 很「專業」,但像是從模板貼出來的。B 沒有漂亮的單字,但有節奏、有互動,讓人知道「這是寫給我」的信。

 

怎麼在 AI 時代,寫出「有溫度、有區辨度」的英文?

不要只「用對字」,要「說對話」

不要只追求正確語法。想像你在說話,讓句子有節奏、有語氣:

  •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 改成“Happy to clarify anything — feel free to shoot over thoughts.”

別怕放入你「人」的語氣

  • 加一句「Hope the product launch went well」比什麼都不說來得真誠。
  • 結尾不總是 “Best regards”,有時 “Talk soon” 更貼近。

AI 會寫「標準英文」,你要寫「人味」

標準是起點,但你可以更進一步:針對對方狀況提問、加入 context、用自己說話的節奏。

 

AI 的語言能力會越來越好,但這也代表一件事:真正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語言能力本身,而是語言背後的思考與關係建立能力。

所以,下一次寫英文信時,問問自己:

「這封信,是寫給人,還是只是寫得很正確?」

別讓你的英文,看起來像 prompt。讓它看起來像你。

加入Line好友 
戒掉爛英文 -- 作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戒掉爛英文」是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源自於商業周刊上的專欄。我們常常接到讀者的意見是: 「那錯誤,簡直就是在講我啊!」栩栩如生的錯誤!假如你上班或生活上用得英文,這些錯誤聽起來是不是像極了老朋友,熟悉得不得了?確實,這些錯誤大部份都來自於實體教學,在一對一教學過程中,很仔細地記錄、分類、整理下來的。我們不斤斤計較英文的錯,而在每一個錯誤裡,找到驚喜,然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