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是全球CEO最大生產地?
文/印度尤
全世界最難進的MBA在印度
如果說印度是全球「出口」CEO最大的「生產基地」,那麼印度管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後簡稱IIM)就是孕育這些管理人才的搖籃,而設有多處分校的IIM,又以古吉拉特邦(Gujarat)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的IIM-A分校,為最大的菁英集結之地。
IIM-A曾經登上世界金氏世界紀錄,名列全球最難進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目前IIM-A每年錄取400名學生,雖然名額已經比過去增加了一倍 ,錄取率也僅0.26%,這個擠破頭還不一定進得去的名校,裡面的「天才們」究竟什麼模樣?
我製作人她先生正是IIM-A的校友,身兼企業顧問、醫院股東與非營利事業顧問等多重身份,他的同期校友們,則有印度Yes Bank的共同創辦人、安麗印度區的CEO、麥肯錫顧問公司的亞洲區負責人、孟買證券交易所高層、印度Big Basket網站採購長與印度Raheja建設集團的CEO等等,個個來頭不小。
「挑戰詹恩」:帶孩子上魔鬼教授的課
畢業25年後,這些菁英們回到IIM-A的校園再次聚首,我有幸跟著他參與這場盛會,期間有許多的活動與分享,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友們帶著孩子,上一堂IIM-A的課 :「挑戰詹恩(Jain)」。
詹恩是當年叱吒IIM-A的魔鬼級教授,每次上課一開始,就點一個學生,針對當天個案與他一對一對答,一次是15到40分鐘之久的「為什麼?」,一層一層往下抽絲剝繭如同剝皮一般,「最可怕的是,這並不是要給其他同學看的,詹恩教授是真的只在和你一個人對話!沒準備的人不到一分鐘就會立刻現形!」這些已經見過大風大浪的CEO們談起這堂課還是餘悸猶存,但他們可不是「待宰羔羊」,坐在台下等著詹恩教授磨刀霍霍,他們反而把「挑戰詹恩」當成了一種樂趣,不等詹恩教授點名,就自己舉手要求對答當天的個案,「如果其他課堂的個案要唸三個小時,準備詹恩的課就要準備六小時,加上其他課我們一天大概要唸書12-18個小時!」。
年過半百的校友,回首IIM-A的校園生活,談及IIM-A為他們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他們說得最多的是什麼呢?
- 承擔風險,不要害怕轉彎。
- 有效的管理壓力並在壓力下工作,甚至是如何將壓力分散至其他人身上。
- 擁有自信,相信所有問題都是可以解決
- 完成,只要決定要做的事情就要完成。
從詹恩的課,可以看出印度人好問、敢答、喜歡挑戰也願意承擔風險,在極大的壓力之下準備、對答與辯論,而且樂觀地相信自己「可以」,在IIM-A的兩年裡,他們所獲得的是自信,或許相較於厚重的教科書、洋洋灑灑的理論還有綿延不絕的考試,這才是一個高等學府賦予學生最重要的資產。
在印度,混亂也是一種優勢
除此之外,他們還提到了「在沒有架構的情況下工作」以及「建立能夠的運作架構」,印度一直以來被視為一個亂無章法的國家,我也經常聽到有台灣的朋友或投資者說,印度人都不守信用、印度人都懶、印度毫無效率,因為印度有太多未知的風險而卻步不前,有趣的是,先前採訪的一位印度經濟學家卻說:「印度是現在才這麼混亂的嗎?還不是這麼多人在這裡做生意?」縱然聽起來像推託之詞,但一直「嫌棄印度」又或是「嫌棄環境不好」又豈不是另一種推託之詞?這些來自印度並在如此混亂的「劣勢」中生存下來的IIM-A校友,反而將這些混亂,視為他們成功生涯中的最大優勢。
印度人的英文到底是很好,還是很爛?
英文總是被歸類為印度人能夠「晉升」國際的主要原因,但很可愛的是,有一次我和印度當地品牌Below The Belt的創辦人戈埃爾(Avni Goel)聊天時,她卻說:「拜託!你們不是都覺得我們英文很爛嗎?其他人不是都嘲笑我們的印度腔嗎?」印度頻頻冒出頭的CEO與攻佔矽谷的高級工程師,身上想必不只有流利的印度腔英語,IIM-A的校友所具備的特質,又或是IIM-A這樣的名校賦予走出校園的學生的資產,或許能夠稍稍解密些許印度的「菁英密碼」。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6年3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 |
喜歡以跳躍代替行走的人,走在磁磚路上會踩在框框裡的人,常被說是怪咖而自己也覺得自己滿怪的人,喜歡冒險和異鄉的人,很會寫鏡射字和倒反字的人,住在印度新德里的台灣人,現職中文媒體駐印度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