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來敲門》,敞開心靈見真相
《怪物來敲門》西文版DVD封面|張淑英提供
由西班牙、美國、英國通力合作,由派崔克‧奈斯(Patrick Ness)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怪物來敲門》(A Monster Calls),2016年9月先在西班牙上映,年底才在美國登上大銀幕。美國作家,英、美演員,西班牙導演的組合,讓這部跨國作品從文學到電影的聲勢相對浩大,也讓西班牙影藝界認同,把這部影片當「國片」對待,因此在本年度得到西班牙2017年第31屆哥雅影展青睞,總共獲得12項提名,贏得9項大獎,包括巴亞納(Juan Antonio Bayona, 1975-)贏得最佳導演獎。
這是巴亞納第三部電影,部部精采,步步驚魂。從《靈異孤兒院》(El orfanato, 2007)到《浩劫奇蹟》(Lo Imposible, 2012)到《怪物來敲門》,事實上有一貫的主題(害怕失去與分離的恐懼)和電影技巧(光怪陸離場景和驚悚特效),即使後者是英語作家的創作,不失巴亞納個人拍片的風格與西班牙奇幻文學/電影的特色。
質言之,《怪物來敲門》只有兩個主角:13歲的康納和樹怪紫杉。電影的奇幻不是建立在超自然的「靈異」,而是超自然的「奇」的元素與效果。因此康納對怪物來臨並沒有恐懼的感受,而是依賴,而這個依賴卻迫使他面對恐懼,而恐懼的另一面,叫做真相,叫做說實話。《怪物來敲門》的敘事軸線採「框架小說」的模式,從主角人物的故事中陳述故事,猶如一千零一夜的模式。怪物的三個故事加上康納的故事試圖呈現善惡相對論,摒棄絕對的價值觀與偏見:皇后既是好女巫也是壞女巫,王子是殺人犯也是救世主,丹醫脾氣暴躁又冷靜判斷,隱形人讓自己被看到卻反而更孤單……,藉此揭開康納的壞正是康納的好,害怕分離的恐懼正是凝聚的力量——他想結束面對失去母親的折磨,因此惡夢中他在懸崖上鬆手,放棄母親;而在真實生活面對行將癌逝的母親時,他終於勇敢說出「媽媽不要走」使勁緊緊擁抱母親,而嬴弱的母親的眼神卻飄向後方的樹怪。樹怪紫杉是隱性的康納,是康納成長蛻變的催化劑,而這蛻變與力量猶如怪物,必須面對醜化、克服外在的壓力,褪去謊言的面具始能轉化成美麗的心靈。
小說/電影中康納面對外來的試煉有:化療的母親,霸凌的同學,嚴厲的外婆,另組家庭的父親,這些負面不幸的外力形塑他孤寂孤僻的性格,也是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電影中屢屢用遮掩的門縫、門上的貓眼、鑰匙鎖的穿孔畫面投射康納的忐忑不安,用破壞呈現他尋覓解脫的渴望。另一方面,內心中他與怪物協商,聽怪物說故事,啟發思辯的能力,面對無視他的存在的同學,鼓起召喚怪物的勇氣,最終面對自我/怪物,說出實話,看見自己的惡,才回歸到善的救贖。康納的心路歷程儼然是「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的類型,他走在坎伯(Joseph Campbell)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試煉的路上:從拒絕召喚到歷險的召喚,怪物形同外來超自然的救援,最後讓自己跨越心理障礙,照亮生命,回歸真善美的人生。
「用遮掩的門縫投射康納的忐忑不安」|Youtube
「用鑰匙鎖的穿孔畫面投射康納的忐忑不安」|Youtube
「用破壞呈現他尋覓解脫的渴望」|Youtube
提到巴亞納運鏡《怪物來敲門》不失他個人拍片的風格與西班牙奇幻文學/經典電影的特色,其來有自。以孩童面對成人世界,繼而成長的故事,前有自己的作品《靈異孤兒院》為師,一樣著墨於害怕失去、分離的驚恐與奇幻氛圍。更早有1954年匈牙利導演巴赫達(Ladislao Vajda)改編西班牙小說家桑契茲‧希瓦(José María Sánchez-Silva,1911-2002)的《耶穌,你餓了嗎》(Marcelino, pan y vino)以超自然的神蹟,讓孤兒馬瑟里諾相信天堂世界,十字架上的耶穌與他對話,最後帶走他去見思念的母親。或是十年磨一劍的艾里希(Víctor Erice, 1940-)的《蜂巢的精靈》(El espíritu de la colmena, 1973),8歲的伊莎白和6歲的安娜,看完《科學怪人》電影之後,妹妹安娜從此認為電影的怪物就在住家附近,置身真實與虛幻的世界中,不斷地質疑,漸漸地領悟。這些都因「怪物」的出現,讓孩童展開內心門窗,迎向世界。
《怪物來敲門》有經典的文本內涵與前輩的傑作借鏡之外,回看今年哥雅影展的風光:除了最佳導演,最佳製片、最佳剪接、最佳音效與特效、最佳化妝、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足以撐起這部奇幻電影的蒙太奇,更將巴亞納推上了全球影壇的舞台。
作者名稱:張淑英
現任台大外文系教授兼國際事務處國際長
本文收錄於「教授不點名-西風歌」專欄
點我進入:手機版、電腦版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7年5月號
訂閱雜誌
加入Line好友 |
張淑英
現為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 (2019.08起從臺大外文系借調)。2013.08 - 2019.01擔任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長,2016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曾任臺大文學院副院長。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所學士、碩士。學術專長領域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文學與電影、旅行文學、飲食文學、情色文學、現代主義詩學、漢西筆譯理論與實踐等研究。中西口譯近百場。筆譯《佩德羅.巴拉莫》等十餘部作品。